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千里共婵娟”的词句,“月亮”寄托着中国人浓厚的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号。2007年11月26日,由“嫦娥一号”

题目详情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千里共婵娟”的词句,“月亮”寄托着中国人浓厚的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号。2007年11月26日,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我国第一幅月面图像向世人完美亮相,标志着我国第一次探月活动的圆满成功。回答下面试题。?

7.(2008·海南单科,18)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                                         (    )

①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机  ③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④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8.(2008·海南单科,19)“嫦娥奔月”表达的美好理想,经过人们千百年的努力,在现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通过“嫦娥一号”探月活动的成功正在成为现实。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这表明  (    )

①社会实践是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②认识能力的提高是科学实践成功的首要因素  ③认识能否达到目的依赖于实践的社会历史条件  ④正确的实践目的是认识获得成功的决定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2008·海南单科,20)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月面图像覆盖区域属于月球高地,长约460公里,宽约280公里,分布有不同大小、形态、结构和形成年代的撞击坑。从唯物论的观点看,这幅图像佐证了 (    )

A.神话的产生是缺乏客观根据的                                   B.月球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

C.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                                   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7-9 B?C?D?


解析:

7上述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凝聚着自信自尊,蕴涵了美好憧憬,①③当选,但非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机,也未体现浩然正气,②④排除,选B。

8 ②④均夸大了认识的作用,颠倒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材料强调“人们千百年的努力”的实践过程和“现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的社会历史条件对于探月成功的作用,①③符合题意,因此选C。?

9意识依赖于物质,A项错误;B项非哲理;对于唯物主义物质观要作具体分析,C项片面。上述科学实验的成果进一步证明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而非意识,D项当选。

看了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千里...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