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千里共婵娟”的词句,“月亮”寄托着中国人浓厚的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号。2007年11月26日,由“嫦娥一号”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千里共婵娟”的词句,“月亮”寄托着中国人浓厚的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号。2007年11月26日,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我国第一幅月面图像向世人完美亮相,标志着我国第一次探月活动的圆满成功。回答下面试题。?
7.(2008·海南单科,18)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 ( )
①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机 ③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④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8.(2008·海南单科,19)“嫦娥奔月”表达的美好理想,经过人们千百年的努力,在现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通过“嫦娥一号”探月活动的成功正在成为现实。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这表明 ( )
①社会实践是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②认识能力的提高是科学实践成功的首要因素 ③认识能否达到目的依赖于实践的社会历史条件 ④正确的实践目的是认识获得成功的决定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2008·海南单科,20)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月面图像覆盖区域属于月球高地,长约460公里,宽约280公里,分布有不同大小、形态、结构和形成年代的撞击坑。从唯物论的观点看,这幅图像佐证了 ( )
A.神话的产生是缺乏客观根据的 B.月球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
C.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 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
7-9 B?C?D?
解析:
7上述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凝聚着自信自尊,蕴涵了美好憧憬,①③当选,但非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机,也未体现浩然正气,②④排除,选B。
8 ②④均夸大了认识的作用,颠倒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材料强调“人们千百年的努力”的实践过程和“现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的社会历史条件对于探月成功的作用,①③符合题意,因此选C。?
9意识依赖于物质,A项错误;B项非哲理;对于唯物主义物质观要作具体分析,C项片面。上述科学实验的成果进一步证明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而非意识,D项当选。
一个关于"嫦娥一号"的选择题选择题()2007年10月,“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并获得清晰月面图像,标 2020-06-11 …
有关信号与系统已知离散时间LTI系统y[k]-0.5y[k-1=f[k]的完全响应为y[k]=(0 2020-06-12 …
现在2种报警系统A与B,每种系统单独使用时,系统A有效的概率为0.92现在2种报警系统A与B,每种 2020-06-22 …
众星探月"嫦娥"殊的答案众星探月嫦娥殊.第一段中,加点的短语“这一壮举”指的是.(2分)16.为什 2020-07-1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中国嫦娥启程奔月嫦娥一号由结构,热控,供配电,制导、导航与控制,推进 2020-07-16 …
“嫦娥一号”成功撞月“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踏上“奔月”旅 2020-07-16 …
2013年12月“嫦娥三号”携“玉兔号”月球车成功登月.与本次探月活动相关的下列研究项目中,不属于化 2020-12-04 …
(2014•惠山区一模)2014年1月嫦娥3号携带玉兔号月球车成功登月.利用反推发动机,嫦娥3号成功 2021-02-04 …
2014年1月嫦娥3号携带玉兔号月球车成功登月。利用反推发动机,嫦娥3号成功实现了多次制动,这里所涉 2021-02-05 …
2014年1月嫦娥3号携带玉兔号月球车成功登月.利用反推发动机,嫦娥3号成功实现了多次制动,这里所涉 2021-0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