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二:“坏井田,开阡陌,准允土地自由买卖”。
材料三:努力种田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在战争中立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封爵,授田,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卫鞅”指谁?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他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变法的相关内容(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3)根据材料三,在那个时代,一个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那么他最合理的途径是什么?
(4)这次变法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二:“坏井田,开阡陌,准允土地自由买卖”。
材料三:努力种田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在战争中立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封爵,授田,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卫鞅”指谁?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他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变法的相关内容(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3)根据材料三,在那个时代,一个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那么他最合理的途径是什么?
(4)这次变法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由材料“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可知材料一中的“卫鞅”指的是商鞅.战国时期,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使国家变得富强.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
(2)由材料“坏井田,开阡陌,准允土地自由买卖.”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商鞅变法中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的措施.由材料“努力种田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在战争中立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封爵,授田,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商鞅变法中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的措施.
(3)商鞅变法的法令规定: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因此说商鞅变法时期,一个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他应当参军并建立军功.
(4)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故答案为:
(1)商鞅.目的: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使国家变得富强.
(2)材料二: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材料三:奖励耕战.
(3)参军并建立军功.
(4)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2)由材料“坏井田,开阡陌,准允土地自由买卖.”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商鞅变法中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的措施.由材料“努力种田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在战争中立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封爵,授田,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商鞅变法中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的措施.
(3)商鞅变法的法令规定: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因此说商鞅变法时期,一个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他应当参军并建立军功.
(4)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故答案为:
(1)商鞅.目的: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使国家变得富强.
(2)材料二: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材料三:奖励耕战.
(3)参军并建立军功.
(4)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看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卫...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古今中外关于孝的材料不要24孝的故事最好是古今中外的名人关于孝的事例,四个即可,请尽快回复, 2020-06-24 …
“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 2020-06-25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国必有学而始立,学必以粹为有用。国不学则不国,学非粹则非 2020-07-02 …
英语翻译中国传统的孝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非常重视亲情和血缘,比较拘泥,比较狭隘.相比而言,西方的孝 2020-07-0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非富不强,富非实业不张,实业非有多数之母本不昌。”……苟欲兴工, 2020-07-26 …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父有过失,子当谏之,岂可潜谋非法,受不孝之名?”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2020-11-0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国必有学百始立,学必以粹为有用。国不学则不国,学非粹则非学 2020-11-28 …
(15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国必有学而始立,学必以粹为有用。国不学则不国 2020-11-28 …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父有过失,子当谏之,岂可潜谋非法,受不孝之名?”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2020-12-06 …
①道有杀人者,相追之②纵其父③不私其父,非孝子也④不奉主法,非忠臣也⑤王赦其罪,上惠也⑥遂不受令,自 2020-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