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原君》材料二有亡国,有亡天下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原君》

  材料二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 明清时期,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体裁渐趋衰落,通俗文学勃兴,小说、戏曲等大众化形式成为文学艺术的主流。  

——《中国古代史》

  材料四 明清时期,追求抒情与写意风格的文人画成就突出。
回答:
(1)材料一、二中,都提出了“天下”这一命题,黄宗羲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一观点的提出有何进步意义?顾炎武是如何界定“亡国”与“亡天下”这一概念的?在“保国”和“保天下”中百姓的责任有何不同?材料二中的一段话后来被梁启超概括为哪一句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三,说明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新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材料四,说明文人画所具有的鲜明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新变化的时代背景。并说明经济与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意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启蒙。亡国:朝代的更替;亡天下:统治者不施行仁义导致民不聊生(民族的衰亡)。保国:与百姓无关;保天下:每个人都有责任。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特点:通俗化,...
看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古者以天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