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各题。(12分)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做过度理由效应。简单地说,外在动机,例如金钱或物质奖励,会降低一个人工作表现的内部动机。心理学上的自我知觉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各题。(12分) 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做过度理由效应。简单地说,外在动机,例如金钱或物质奖励,会降低一个人工作表现的内部动机。心理学上的自我知觉理论对这种过度理由效应的解释是,当外在动机出现时,人们会将注意更多地放在外在动机的奖励上,而减少了对活动本身的享受和对满足感的关心。这种效应将人们的动机转化为外部的因素,而削弱了本来存在的内部动机。 有关过度理由效应最早的一个例子来自于心理学家马克·兰博等人1973年对一群3~5 岁大的孩子的实验。一组孩子只要用毡头笔画画,就会得到一条“干得棒”的缎带;另外一组孩子会不定时地收到同样的奖励;第三组孩子则不给奖。所有的孩子都用同样的画笔画画,而且绘画对于学龄前孩子来说是非常受欢迎的活动。这之后,研究人员让所有这些孩子都再进行自由游戏的阶段,结果发现,之前每次画画都会得到奖励的孩子明显比其他人使用毡头笔画画的几率要小。研究者因此认为,期望的奖励会损害人们之前对一些很有意思的活动的内部动机。在兰博等人1976年的另外一个数学游戏实验中,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 对于过度理由效应,心理学家们有着不同的看法。认知评价理论认为,那些有形奖励,比如说金钱,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控制力和强迫的源泉,它们可以降低人们的自我决定感,从而削弱人们的内部动机。而那些不定时出现的奖励并不会强迫人们完成某种任务,所以很难被视为一种控制力,也就不太可能削弱内部的动机。此外,无形的精神奖励,例如褒扬,会提升人们的自我决定感,并让人们感觉自己很有能力,因此提升人们的内在动机。 过度理由效应的有趣之处在于,它从一个侧面挑战了心理学理论中一直被公认的“强化原则”——奖励可以提升行为发生的概率。除此之外,过度理由效应在教育领域的实际应用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此人们认识到物质奖励并非是万能的,而精神鼓励在促进儿童正确行为的塑造上却略胜一筹。不仅是对于儿童,心理学家伍德·黛西在1999年前后进行的一系列研究综述显示,物质奖励对内部动机的消解同样也发生在成人身上,特别是在不管任务做的是好是坏都有奖励的情况下。而精神上的激励,比如口头的表扬和非期望中的不固定奖励则不会降低内部动机,鼓励甚至还会提高内部动机。不过有的研究也显示,对于表现优异者和枯燥乏味的任务的物质奖励也会提高人们的内部动机。 小题1:下面各句说法符合“过度理由效应”的一项是
小题4:在美国,很多学校采取读一本书发一个奖品的办法鼓励孩子们读书,请结合本文内容,对这一做法作简单评价。(3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B 小题1:A 小题1:指人从事活动时对活动本身的享受和对满足感的关心。 小题1: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到奖品上。在短时期内,它有可能促进孩子的阅读兴趣,但从长远看,却有可能降低孩子阅读的内部动机。 |
小题1:略 小题1:略 小题1:(3分)写出“从事活动”给1分,写出“活动本身”给1分,写出“享受和满足感”(或“兴趣”)给1分。意思接近酌情给分 小题1:(3分)写出“短期效应”(或写“对于表现优异的孩子也会提高内部动机”)给1分,写出长远结果给2分。 |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胡质字文德,楚国寿春人也。少与蒋济、硃绩俱知名於江、淮间,仕州郡。蒋济为别 2020-06-1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范质字文素,大名宗城人。质生之夕,母梦神人授以五色笔。九岁能属文,十三 2020-06-25 …
英语翻译范质字文素,大名宗城人.质生之夕,母梦神人授以五色笔.九岁能属文,十三治《尚书》,教授生徒 2020-06-2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范质传范质字文素,大名宗城人。父守遇,郑州防御判官。质生之夕,母梦神人授 2020-06-2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胡质字文德,楚国寿春人也。少与蒋济、硃绩俱知名于江、淮间,仕 2020-06-2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范质传范质字文素,大名宗城人。九岁能属文,十三治《尚书》,教授生徒。后 2020-07-02 …
1除以质数循环数字之和为9倍数,什么情况3这个质数除外,不过1除以3循环部分如果划分为3个一组,也 2020-07-15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胡质字文德,楚国寿春人也。少与蒋济、朱绩俱知名于江、淮间,仕州郡。蒋济 2020-11-11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科学家在地面实验室的实验表明,一些小分子物质经紫外线照射可以生成氨基酸。 2020-12-16 …
课外文言文阅读(4分)文征明习字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①,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