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物理-->
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1)小明实验小组采用A、B两种绕线方式不同的滑轮组进行实验,发现了一些实际问题.a.下表是实验中的几组数据,请在空白处填上相应的计算结果
题目详情
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
(1)小明实验小组采用A、B两种绕线方式不同的滑轮组进行实验,发现了一些实际问题.
a.下表是实验中的几组数据,请在空白处填上相应的计算结果.

b.实际中机械效率___ 1(选填“>”、“=”或“<”),而表格中1、2两次实验的机械效率分别为100%和125%.这是什么原因?通过观察如图1,手持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时,发现指针的位置不同,中图中指针在零刻线的下方.经过分析,找到了机械效率为100%和125%的原因是:用滑轮组A进行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细绳实际的拉力要___ (选填“大”或“小”,下同),用测量值计算出的总功比细绳实际拉力做的功要___,因此测得的机械效率比实际效率要高.
c.实验总结: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考虑弹簧测力计对读数的影响,测拉力时,弹簧测力计一般要竖直向___ 移动;若弹簧测力计倒置时测拉力,要先将指针调至零刻线处.
(2)小强小组利用两组滑轮组也进行了4次测量,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测得前3组数据,用两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测得笫4组数据,如下表:
a根据表中前3次实验数据,画出图2甲图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b.在实验中,测量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___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读出图2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N,第4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
c.由表中第___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有关.
d.由表中第3、4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摩擦和___有关,请计算出第3组实验中克服摩擦所做的额外功___ J.
(1)小明实验小组采用A、B两种绕线方式不同的滑轮组进行实验,发现了一些实际问题.
a.下表是实验中的几组数据,请在空白处填上相应的计算结果.
实验 次数 | 滑 轮 组 | 物块重 G/N | 物块上升 的高度 h/m | 有用功 W有/J | 拉力 F/N | 弹簧测力 计移动的 距离s/m | 总功 W总/J | 机械 效率 |
1 | A | 0.50 | 0.2 | 0.10 | 0.20 | 0.4 | 0.08 | 125% |
2 | A | 1.90 | 0.2 | 0.38 | 0.95 | 0.4 | 0.38 | 100% |
3 | B | 0.50 | 0.2 | 0.10 | 0.25 | 0.6 | ||
4 | B | 1.90 | 0.2 | 0.38 | 0.75 | 0.6 | 0.45 | 84.4% |

b.实际中机械效率___ 1(选填“>”、“=”或“<”),而表格中1、2两次实验的机械效率分别为100%和125%.这是什么原因?通过观察如图1,手持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时,发现指针的位置不同,中图中指针在零刻线的下方.经过分析,找到了机械效率为100%和125%的原因是:用滑轮组A进行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细绳实际的拉力要___ (选填“大”或“小”,下同),用测量值计算出的总功比细绳实际拉力做的功要___,因此测得的机械效率比实际效率要高.
c.实验总结: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考虑弹簧测力计对读数的影响,测拉力时,弹簧测力计一般要竖直向___ 移动;若弹簧测力计倒置时测拉力,要先将指针调至零刻线处.
(2)小强小组利用两组滑轮组也进行了4次测量,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测得前3组数据,用两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测得笫4组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 物重 G物/N | 动滑轮重 G动/N | 钩码上升的 高度h/m | 动力 F/N | 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m | 滑轮组的机 械效率η/% |
1 | 1 | 0.5 | 0.1 | 0.7 | 0.3 | 47.6 |
2 | 2 | 0.5 | 0.1 | 1.1 | 0.3 | 60.6 |
3 | 4 | 0.5 | 0.1 | 2 | 0.3 | 66.7 |
4 | 4 | 1 | 0.1 | 0.5 |
b.在实验中,测量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___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读出图2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N,第4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
c.由表中第___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有关.
d.由表中第3、4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摩擦和___有关,请计算出第3组实验中克服摩擦所做的额外功___ J.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a、第3次实验时,总功:W总3=F3s3=0.25N×0.6m=0.15J;
机械效率:η3=
=
×100%=66.7%;
b、在实际中,由于额外功总是存在的,则有用功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分析表格中1、2两次实验可知,n=2,即由两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拉力向下;由于弹簧测力计本身受重力作用,结合图1的第3幅图可知,测量时测力计的示数偏小,所测的拉力比实际的拉力要小;
因此计算的总功偏小,根据η=
可知,在有用功不变的情况下,总功偏小,所以测量的机械效率偏高;
c、由于测力计本身重力的影响,向下拉动测力计时误差会很大,所以测力计一般要竖直向上拉动.
(2)a、由前3次实验数据可知,s=3h,所以滑轮组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因此绳子应从动滑轮绕起,如下图所示:

b、实验中应沿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这样才能准确测出拉力的值;
由图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所以其示数为1.6N;
第4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
=
=
×100%=50%;
c、由表中第 1、2、3组数据可知,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重物至同一高度,随着提升物重的增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变大,由此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有关;
d、由表中第3、4组数据可知,物重相同,动滑轮重力不同,机械效率不同,由此可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摩擦和动滑轮重有关;
根据表中第3组数据可知,有用功:W有=Gh=4N×0.1m=0.4J;
克服动滑轮重做的额外功:W动=G动h=0.5N×0.1m=0.05J;
总功:W总=Fs=2N×0.3m=0.6J;
则克服绳重及摩擦做的那部分额外功:W额′=W总-W有-W动=0.6J-0.4J-0.05J=0.15J.
故答案为:(1)a、0.15;66.7%; b、<;小;小; c、上;
(2)a、见上图; b、竖直匀速;1.6;50%; c、1、2、3; d、动滑轮重; 0.15.
(1)a、第3次实验时,总功:W总3=F3s3=0.25N×0.6m=0.15J;
机械效率:η3=
W有3 |
W总3 |
0.1J |
0.15J |
b、在实际中,由于额外功总是存在的,则有用功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分析表格中1、2两次实验可知,n=2,即由两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拉力向下;由于弹簧测力计本身受重力作用,结合图1的第3幅图可知,测量时测力计的示数偏小,所测的拉力比实际的拉力要小;
因此计算的总功偏小,根据η=
W有 |
W总 |
c、由于测力计本身重力的影响,向下拉动测力计时误差会很大,所以测力计一般要竖直向上拉动.
(2)a、由前3次实验数据可知,s=3h,所以滑轮组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因此绳子应从动滑轮绕起,如下图所示:

b、实验中应沿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这样才能准确测出拉力的值;
由图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所以其示数为1.6N;
第4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
W有 |
W总 |
Gh |
Fs |
4N×0.1m |
1.6N×0.5m |
c、由表中第 1、2、3组数据可知,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重物至同一高度,随着提升物重的增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变大,由此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有关;
d、由表中第3、4组数据可知,物重相同,动滑轮重力不同,机械效率不同,由此可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摩擦和动滑轮重有关;
根据表中第3组数据可知,有用功:W有=Gh=4N×0.1m=0.4J;
克服动滑轮重做的额外功:W动=G动h=0.5N×0.1m=0.05J;
总功:W总=Fs=2N×0.3m=0.6J;
则克服绳重及摩擦做的那部分额外功:W额′=W总-W有-W动=0.6J-0.4J-0.05J=0.15J.
故答案为:(1)a、0.15;66.7%; b、<;小;小; c、上;
(2)a、见上图; b、竖直匀速;1.6;50%; c、1、2、3; d、动滑轮重; 0.15.
看了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物资采购审计的目的是改善物资采购质量,降低采购费用,维护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组织价值的增加及 2020-05-27 …
在小组工作中期,社会工作者介入的焦点在于( )。A.了解潜在组员的需求 B.增进组员的自我了解 C. 2020-06-04 …
五年级学生采集树种,第一组4人采集15千克,第二组6人采集20千克,第三组8人采集27千克.按人数 2020-06-10 …
我想问一下,我相对两组队员的成绩进行比较,两组队员实验组采用的新型训练方法,对照组只是老方法进行训 2020-06-14 …
某研究小组采用“半叶法”对番茄叶片的光合速率进行测定.其原理是: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杀死叶柄韧皮组织 2020-06-18 …
单循环问题.校篮球赛,有9个队参赛,分A、B两组采用单循环比赛.小组前二名进行交叉赛,决一、二、三 2020-06-23 …
帮我看下这篇文章啊!会追分……第一步,请找出一些单词拼写,语法,句型等上的错误;第二步,适当地提供 2020-07-06 …
世界杯足球赛每四年一次.(1)首轮32支球队分成8组,每组4对,进行单循环赛(每两队之间都要赛一场 2020-07-20 …
我国高铁的动车组带来交通快捷。(1)动车组采用了“再生制动”技术。即车到站前,车速从200km/h减 2020-11-22 …
我国高铁的动车组带来交通快捷。(1)动车组采用了“再生制动”技术。即车到站前,车速从200km/h减 2020-1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