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8分)题大庾岭北驿唐宋之问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注:大庾岭在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8分) 题大庾岭北驿 唐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注:大庾岭在今江西大庾,古人认为此岭是南北分界线,有北雁南飞至此回的传说。 小题1:这首诗歌最后一句中的“应”字极为耐人寻味。请简要分析,该字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小题2:这首诗在抒发感情方面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你对有特色的一种手法做简要赏析。(4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应”表现的是一种不确定、不肯定的主观猜测之感,(2分)表现了诗人怀念故土思念家乡而又归期未卜,想以望梅自慰的情怀。(2分) 小题1:①借景抒情。诗人借“南飞雁”、“陇头梅”,将对故乡的思念的感情融合在具体形象中,含蓄委婉而又深切感人。②对比。北雁南飞至此回与“我行殊未已”相对比,把诗人思乡的忧伤、哀怨、痛苦表现得更加深切。 ③反衬。以“江静”、潮落反衬诗人哀怨痛苦、无一刻宁静的内心世界,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气氛,使诗人悲苦的心情更加深切。④虚实结合。诗歌前三联写的途中所见所感,是实写;最后一联是虚写,虚拟了一段情景来描绘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这样,虚实结合,凄切缠绵。 |
小题1:应见就是应该能见到,但也不一定。应是一种猜测。所以从这种猜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诗人的不确定性。联系到思想感情,则确可定其望乡即想家,但其归期从应上来看,还无法确定。无法确定归期的诗人是忧愁无奈的,只好用梅来寄托情怀。 小题1:这首诗在抒发感情方面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如对比手法,如反衬,如虚实结合等,就一点阐述赏析即可,手法1分,结合诗句1分,情感2分;从其它角度结合本诗恰当分析也可酌情给分。 |
看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戏答元珍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 2020-06-09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5分)戏答元珍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 2020-06-09 …
用“/”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若夫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摇风忽起白日西匿陇雁少飞代云 2020-06-21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6分)戏答元珍(宋)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 2020-06-27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戏答元珍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 2020-06-27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问题。浣溪沙苏轼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沙上不闻鸿 2020-07-0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问题。浣溪沙苏轼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①。沙上不 2020-07-02 …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列各题。客中闻雁黄仲则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成感物华。独上高 2020-07-02 …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秋日怀弟谢榛①生涯怜汝自樵苏②,时序惊心尚道途。别后几年儿女大,望中千 2020-07-11 …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的具体解释?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 2020-0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