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列各题。客中闻雁黄仲则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成感物华。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和霜欲起千村杵,带月如听绝漠笳。我亦稻粱愁

题目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列各题。
客中闻雁
黄仲则
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成感物华。
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
和霜欲起千村杵,带月如听绝漠笳。
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鬓为伊加。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___
A.首联第一句写景,山因落日返照显得明亮,水在沙的映衬下显得明澈,营造了一幅明亮澄丽但又萧瑟凄凉的画面。
B.首联第二句写出作者自身的感受,秋天,城里的自然景物因季节更替渐渐地由生机盎然走向枯萎凋谢,显得空寂寥落。
C.颔联写作者登上高楼,看到自然景物失去生机,内心凄惨,这时偏偏又听见孤独的大雁发出凄凉的叫声,让作者顿起情思。
D.颈联第一句实写眼前之景,紧承颔联的雁鸣叙述,雁鸣声伴随着霜露,千家万户都响起了捣衣声,家家为远方的亲人赶制棉衣。
E.颈联第二句描写大雁在月亮的伴随下发出的凄鸣哀唱,就好像在一望无际渺无人烟的沙漠里传来的悲凉的胡笳声。
(2)本诗情感丰富,都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A、“萧瑟凄凉”不符,这是突出其他人等感受来突出这种特点;D、“千家万户都响起了捣衣声”错误,“千村杵”是作者想象.故选AD.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从“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成感物华”一句可以读出诗人的悲秋之情;从“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一句可以看出诗人的思想之情;从“和霜欲起千村杵,带月如听绝漠笳”一句可以看出诗人为温饱而奔波.

答案:
(1)AD
(2)①悲秋之情:作者看到秋天萧瑟的景象,顿生感慨.②思乡之情,孤独寂寞:漂泊在外,孤身一人.③为生计而愁:岁末为温饱奔波.④感慨年华老去:每年白发增加,越显苍老.

赏析:
山因为落日的映照而明亮,水也因为沙滩的映衬而明亮.秋天的城市萧瑟寂寞,感叹四周的美好景物已经变得苍凉.独自登上高楼,看不到天边的路,凄然无语.忽然听到一只孤独大雁的叫声,想起远方的家.
听到大雁的叫声,知道下霜的季节就要到了,千村万户都响起捣衣声,开始制作冬天的衣服.大雁在秋月下飞鸣而过,听起来就好像大漠胡笳那样悲哀.我也和大雁一样,忧愁岁月,为免于饥寒而四处奔波.每年都为此增加星星白发.  
黄仲则是清代乾隆年间诗人,三十五岁去世,是短命的多才诗人.黄仲则一生贫病交迫,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不中,为了生计,二十岁开始在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漂泊,三十五岁时病死在山西运城.黄仲则短短的三十四年生命,充满悲哀和困顿,却留下许多优美的诗篇.七言律诗《客中闻雁》,就是黄仲则在漂泊途中所写,在他乡听到大雁的叫声,而感叹自己的身世.
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城感物华.物华,自然景物.诗虽然写于漂泊,写于秋天,开始的景物却是明磊的.只是这明亮马上转为萧瑟的寂寞.山因为落日的映照而明亮,水也因为沙滩的映衬而明亮.秋天的城市萧瑟寂寞,感叹四周的美好景物已经变得苍凉.
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古人在远游思念家乡的时候,往往会登高望远.而大雁秋天南飞,也往往勾起游子对家乡的思念.独自登上高楼,看不到天边的路,凄然无语.忽然听到一只孤独大雁的叫声,想起远方的家.
和霜欲起千村杵,带月如听绝漠笳.和,相伴.杵,捣衣声.绝漠,边远沙漠之地.笳,古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管乐器.听到大雁的叫声,知道下霜的季节就要到了,千村万户都响起捣衣声,开始制作冬天的衣服.大雁在秋月下飞鸣而过,听起来就好像大漠胡笳那样悲哀.
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鬓为伊加.稻梁,比喻衣食生计.星鬓,发白的头发.我也和大雁一样,忧愁岁月,为免于饥寒而四处奔波.每年都为此增加星星白发.
黄景仁短暂的一生,大都是在贫病愁苦中度过的.他所作诗歌,也大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苦的情怀.《客中闻雁》虽然是诗人黄仲则年少时写的作品,但是却没有少年意气风发的气度,而是充满老气横秋的惆怅.
看了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清...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水稻的高杆和矮杆是一对相对性伏,糯性和非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有人让一种高杆非糯性水稻与另一种矮杆非  2020-04-26 …

水稻的高杆和矮杆是一对相对性伏,糯性和非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有人让一种高杆非糯性水稻与另一种矮杆非  2020-04-26 …

能够说明突变对生物本身的利与害具有相对性的是 A 晚熟水稻中出现早熟水稻 B 高杆作物中出现矮秆作  2020-05-17 …

水稻的高秆和矮秆是一对相对性伏,糯性和非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有人让一种高秆非糯性水稻与另一种矮秆非  2020-06-20 …

水稻有高茎、矮茎(A、a)和抗病、感病(B、b)两对相对性状,某农场用高茎抗病水稻与矮茎抗病水稻杂  2020-07-18 …

水稻的高杆(T)和矮杆(t)是一对相对性伏,糯性和非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有人让一种高杆非糯性水稻与另  2020-11-27 …

水稻的高杆对矮杆是显性,糯性和非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有人让一种高杆非糯性水稻与另一种矮杆非糯性水稻杂  2020-11-27 …

通过实测,灌阳县2010年中稻超级稻最高亩产超过了800公斤,这在广西史无前例。得知消息后,中国工程  2020-11-28 …

水稻的高杆和矮杆是一对相对性伏,糯性和非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让一种高杆非糯性水稻与另一种矮杆非糯性水  2020-12-07 …

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是显性,抗锈病(R)对不抗锈病(r)是显性,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甲水稻(  2020-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