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题目详情
| (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遭利,民无余财。或争亩畔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天下,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魏书·高祖纪上》 材料三 内秘书令李冲上言:“宜准古法:五家立邻长,五邻立里长,五里立党长,取乡人强谨者为之。邻长复一夫,里长二夫,党长三夫,三载无过,则升一等。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群臣多言:“九品差调,为日已久,一旦改法,恐成扰乱。”文明太后曰:“立三长则课调有常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何为不可!”甲戌,初立党、里、邻三长,定民户籍,民始皆愁苦,豪强者尤不愿。既而课调省费十余倍,上下安之。—一《资治通鉴》卷一三六 材料四 商鞅的改革措施,可以使一个国家在短时间内富强,但如果把它作为长期国策,则注定将这个国家引向灾难……秦始皇时代,秦施行的仍然是商鞅当年的基本国策,它使秦国最终统一了天下,却没能使秦朝逃过“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短命怪圈。——聂作平《秦国是怎样崛起的?——重读商鞅变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土地问题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简要分析采取这些措施的不同原因。(4分) (2)材料一、三都涉及到政治上的改革,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政治改革在作用方面的共同点。(2分) (3)据材料四,指出商鞅变法所产生的影响。从中你得出了什么启示?(4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制;(1分)孝文帝改革:采取均田制。(1分)原因:商鞅变法:井田制崩溃;孝文帝改革:土地兼并严重。(2分)(2)都打击了旧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看了(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 2020-04-13 …
选自《史记•商君列传》商鞅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 2020-04-25 …
商鞅立信的文言文翻译全篇翻译。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 2020-05-16 …
甲徙木立信《史记》令既具①,未布,(商鞅)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②,募民有能徙置北 2020-05-16 …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且今世之所谓“孚①”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 2020-05-16 …
英语翻译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徒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 2020-06-15 …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这则寓言的启示!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立,不可入;横执立,亦不可入,行无所出 2020-06-17 …
帮忙商鞅立信商鞅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之北门者,予十金 2020-06-21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2020-06-30 …
回顾历史,鸦片战争后厦门曾是通商口岸;1980年,中央又建立厦门等四个经济特区。比较厦门前后两次的“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