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遭利,民无余财。或争亩畔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天下,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魏书•高祖纪上》
材料三 内秘书令李冲上言:“宜准古法:五家立邻长,五邻立里长,五里立党长,取乡人强谨者为之。邻长复一夫,里长二夫,党长三夫,三载无过,则升一等。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群臣多言:“九品差调,为日已久,一旦改法,恐成扰乱。”文明太后曰:“立三长则课调有常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何为不可!”甲戌,初立党、里、邻三长,定民户籍,民始皆愁苦,豪强者尤不愿。既而课调省费十余倍,上下安之。《资治通鉴》卷一三六材料四 商鞅的改革措施,可以使一个国家在短时间内富强,但如果把它作为长期国策,则注定将这个国家引向灾难……秦始皇时代,秦施行的仍然是商鞅当年的基本国策,它使秦国最终统一了天下,却没能使秦朝逃过“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短命怪圈。--聂作平《秦国是怎样崛起的?--重读商鞅变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土地问题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简要分析采取这些措施的不同原因。
(2)材料一、三都涉及到政治上的改革,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政治改革在作用方面的共同点。
(3)据材料四,指出商鞅变法所产生的影响。从中你得出了什么启示?
材料一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遭利,民无余财。或争亩畔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天下,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魏书•高祖纪上》
材料三 内秘书令李冲上言:“宜准古法:五家立邻长,五邻立里长,五里立党长,取乡人强谨者为之。邻长复一夫,里长二夫,党长三夫,三载无过,则升一等。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群臣多言:“九品差调,为日已久,一旦改法,恐成扰乱。”文明太后曰:“立三长则课调有常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何为不可!”甲戌,初立党、里、邻三长,定民户籍,民始皆愁苦,豪强者尤不愿。既而课调省费十余倍,上下安之。《资治通鉴》卷一三六材料四 商鞅的改革措施,可以使一个国家在短时间内富强,但如果把它作为长期国策,则注定将这个国家引向灾难……秦始皇时代,秦施行的仍然是商鞅当年的基本国策,它使秦国最终统一了天下,却没能使秦朝逃过“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短命怪圈。--聂作平《秦国是怎样崛起的?--重读商鞅变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土地问题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简要分析采取这些措施的不同原因。
(2)材料一、三都涉及到政治上的改革,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政治改革在作用方面的共同点。
(3)据材料四,指出商鞅变法所产生的影响。从中你得出了什么启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从材料一、二,中可直接归纳出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土地方面的具体举措,即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制;孝文帝改革:采取均田制;其采取不同措施的原因在于时代背景的巨大差异即:商鞅变法,井田制崩溃;孝文帝改革,土地兼并严重.
(2)结合材料内容能够总结出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政治举措其共同作用是:都打击了旧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3)材料四文字内容指出了商鞅变法的双重影响,即推动秦国迅速实现了富国强兵,并统一全国,但也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秦朝的速亡;由此可以得出启示要实现长治久安,必须法治与德治并重;国家持续发展需要创设和谐的社会环境.
故答案为:
(1)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制;孝文帝改革:采取均田制.
原因:商鞅变法:井田制崩溃;孝文帝改革:土地兼并严重.
(2)都打击了旧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3)影响:推动秦国迅速实现了富国强兵,并统一全国.但也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秦朝的速亡.
启示:要实现长治久安,必须法治与德治并重;国家持续发展需要创设和谐的社会环境.
(2)结合材料内容能够总结出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政治举措其共同作用是:都打击了旧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3)材料四文字内容指出了商鞅变法的双重影响,即推动秦国迅速实现了富国强兵,并统一全国,但也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秦朝的速亡;由此可以得出启示要实现长治久安,必须法治与德治并重;国家持续发展需要创设和谐的社会环境.
故答案为:
(1)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制;孝文帝改革:采取均田制.
原因:商鞅变法:井田制崩溃;孝文帝改革:土地兼并严重.
(2)都打击了旧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3)影响:推动秦国迅速实现了富国强兵,并统一全国.但也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秦朝的速亡.
启示:要实现长治久安,必须法治与德治并重;国家持续发展需要创设和谐的社会环境.
看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令既具,...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陈涉世家的省略句拜托急或以为()死()乃行卜然足下卜之()鬼乎?乃丹书()帛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 2020-04-26 …
陈涉世家的几个解释括号前面的字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或()闻无罪间()令吴广之次所()丛( 2020-05-21 …
ICMP泛洪利用了()A、ARP命令的功能B、tracert命令的功能C、ping命令的功能D、ro 2020-05-26 …
景公欲诛骇鸟野人景公射鸟,野人骇之。公怒,令吏诛之。晏子曰:“野人不知也。臣闻赏无功谓之乱,罪不知 2020-06-17 …
"而"字的意思1,太后盛气而揖之2,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第2个而]3,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郗也4, 2020-06-2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罪不知谓之虐景公射鸟,野人骇之①。怒,令吏诛之。晏子曰:“野人不知也 2020-07-03 …
景公欲诛骇鸟野人景公射鸟,野人骇之。公怒,令吏诛之。晏子曰:“野人不知也。臣闻赏无功谓之乱,罪不知 2020-07-10 …
AT绑定句柄无效原因netuse\\192.168.1.4\ipc$""/u:administra 2020-07-15 …
景公欲诛骇鸟野人景公射鸟,野人骇之。公怒,令吏诛之。晏子曰:“野人不知也。臣闻赏无功谓之乱,罪不知谓 2020-11-03 …
“失败是成功之母”“善胜不败,善败不亡”,这些名言告诉我们[]A.成功总是令人欢喜雀跃,而挫折却让人 2021-0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