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史弥远字同叔。庆远二年,轮对,乞旌廉洁之士,推举荐之赏;浚沟洫,固堤防,实仓廪,均赋役,课农桑,禁末作,为水旱之备;葺城郭,修器械,选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史弥远字同叔。庆远二年,轮对,乞旌廉洁之士,推举荐之赏;浚沟洫,固堤防,实仓廪,均赋役,课农桑,禁末作,为水旱之备;葺城郭,修器械,选将帅,练士卒,储粟谷,明烽燧,为边之防。丞相京镗屏左右曰:“君他日功名事业过镗远甚,愿以子孙为托。”
    韩侂胄建开边之议,以坚宠固位。兵端既开,败衄相属,然皆畏侂胄莫敢言。弥远力陈危迫之势,皇子询闻之,亟具奏,乃罢侂胄。询立为太子,兼詹事,遣使诣金求和,金人以大散隔牙二关、濠州来归,疏奏:“今两淮、襄、汉沿边之地,疮痍未瘳,军实未充。当勉厉将帅,尽吾委寄之诚;简阅士卒,核其尺籍之阙。缮城堡,葺器械,储糗粮。当聘使既通之后,常如干戈未定之日,推择帅守以壮藩屏之势,奖拔智勇以备缓急之求。”拜同知枢密院事兼太子宾客,进封伯。嘉定元年,丁母忧,归治葬,太子请赐第行在,令就第持服,以便咨访。二年,以使者趣行急,乃就道,起复右丞相兼枢密使兼太子少师。
    初,诛李全,复淮安,克盱眙,第功行赏,诸将皆望不次拔擢。或言于弥远,弥远曰:“御将之道,譬如养鹰,饥则依入,饱则扬去。曹彬下江南,太祖未肯以使相与之。况今边戍未撤,警报时闻,若诸将一一遂其所求,志得意满,猝有缓急,孰肯效死?”赵善湘指授之功居多,日夜望执政。弥远曰:“天族于国有嫌高宗有诏止许任从官不许为执政绍熙末庆元初因汝愚彦逾有定策功是以权宜行之某与善湘姻家则又岂敢。”弥远亲密友周铸、兄弥茂、甥夏周篆皆寄以腹心,人皆谓三人者必显贵,然铸老于布衣,弥茂以执政恩入流,周篆以捧香恩补官,俱止训武郎而已。
(节选自《宋史•史弥远传》,有删节)【注】①尺籍:书写军令、军功的簿册。②行在:帝王退幸所居之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
A.天族于国有嫌/高宗有诏止许任从官/不许为执政/绍熙末/庆元初/因汝愚彦逾有定策功/是以权宜行之/某与善湘姻家/则又岂敢
B.天族于国/有嫌高宗/有诏止许任/从官不许/为执政/绍熙末/庆元初/因汝愚彦/逾有定策功/是以权宜行之/某与善湘姻家/则又岂敢
C.天族于国/有嫌高宗有诏/止许任从官/不许为执政/绍熙末/庆元初/因汝愚/彦逾有定策功/是以权宜行之/某与善湘/姻家则又岂敢
D.天族于国有嫌/高宗有诏止/许任从官/不许为执政/绍熙末/庆元初/因汝愚彦逾有定策功/是以权宜行之/某与善湘/姻家则又岂敢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城郭”在古代是指城墙,“城”指外城的墙,“郭”指内城的墙。
B.“鄙”是指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后用“鄙”指带边境、边邑。
C.“丁忧”是指遭逢父母丧事。在古代,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
D.在古代老百姓只能穿麻布衣服,不能穿锦绣衣服,所以称平民百姓为“布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史弥远有勇有谋。他不仅在百官轮次奏对时英勇胜出,而且上书奏表也表现出了远见卓识,深受皇上的赏识。
B.史弥远高瞻远嘱。他看出韩侂胄的私心,敢于弹劾,最终皇上罢免了韩侂胄,同时他还积极进谏朝廷要加强边防建设。
C.史弥远遭母丧回家办丧事,太子请求赐给他宅第,以便咨询。他服丧期满后被重新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兼太子少师。
D.史弥远毫无私心。他的密友周鋳、哥哥史弥茂、外甥夏周篆,人们都认为这三人一定会因为他而显贵,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当聘使既通之后,常如干戈未定之日,推择帅守以壮藩屏之势,奖拔智勇以备缓急之求。
②框今边戍未撤,警报时闻,若诸将一一遂其所求,志得意满,猝有缓急,孰肯效死?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高宗”为主语,前面停顿,排除BC;“则”一般用于句首,前面停顿,排除D;故选:A.译文为:皇族对国家有嫌疑,高宗有诏只许皇族担任从官,不许任执政.绍熙末,庆元初,因为赵汝愚、赵彦逾有定策功,所以才权宜任命他们为执政.我和赵善湘是姻亲,又怎敢(违犯规定).
(2)A在古代.“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
(3)C“他服丧期满后被重新任命”错误,服丧期未满即重新被任命.原文为“二年,以使者趣行急,乃就道,起复右丞相兼枢密使兼太子少师”
(4)①“既”,已经,“干戈”,战争;“藩屏”,屏障保护;“奖拔”,奖励提拔.译文为:在同金国互通使臣后,平常如战争时一样,推选将帅以壮大屏障保护的力量,奖励提拔智勇的人,以防备危急的需要.
②“况”,况且;“猝”,仓猝;“孰”,谁.译文为:况且现在边防还没有撤回,警报还时常能够听到,如果众将一一遂心如愿,志向得到实现,意愿得到满足,如果突然间有危急的事情发生,谁还肯效死力?

答案:
(1)A
(2)A
(3)C
(4)①在同金国互通使臣后,平常如战争时一样,推选将帅以壮大屏障保护的力量,奖励提拔智勇的人,以防备危急的需要.
②况且现在边防还没有撤回,警报还时常能够听到,如果众将一一遂心如愿,志向得到实现,意愿得到满足,如果突然间有危急的事情发生,谁还肯效死力?

参考译文:
史弥远,字同叔.庆元二年,在百官轮次奏对时,(史弥远)请求表彰廉洁的人,对举荐贤能的人实行奖赏;疏导沟洫,加固堤防,充实仓库,平均赋役,督促农业生产,禁止农民从商,以预防水旱;修缮城墙,整理器械,选择将帅,训练士卒,储备粮草.点亮烽火,以加强边防.承相京镗屏退左右随从,说:“您他日的功名事业将远远超过我,我希望能把子孙托付给您.”
韩侂胄建议北伐,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加深皇上对自己的宠幸.宋兵北伐以后,连续失败,似都怕韩侂胄而没人敢说话.史弥远极力陈述危急的形势,皇子赵询听说后,立即上奏,才罢去韩侂胄的职位.赵询被立为太子,史弥远兼任詹事,宋派使臣到金国求和,金人把大散、隔牙二关、濠州归还宋朝,(史弥远)上奏说:”如今两淮、襄、汉沿边地区,满口疮痍,兵器、粮饷不充实.应该勉励将帅,努力完成国家所托付的使命;检阅士兵,核对簿册兵额是否有空缺.修缮城堡,补充器械,储备粮食.在同金国互通使臣后,平常如战争时一样,推选将帅以壮大屏障保护的力量,奖励提拔智勇的人,以防备危急的需要.“(史弥远)被任命为同知枢密院事兼太子宾客,进封伯爵.嘉定元年(1208),史弥远母亲去世,(他)回家办丧事.太子请求在皇帝巡幸所居之地赐给他宅第,让他在那里服丧、守孝,以方便咨询商议.嘉定二年,因使臣催他动身很急迫,他才上路,他被重新任命为右丞相兼框密使兼太子少师.
当初,诛杀李全,收复淮安,攻克盱眙,论功行赏,众将都希望能越级提拔.有人(把这件事)对史弥远说了.史弥远说:?驾驭将领的办法,就如养鹰,它饿时就依靠人,吃饱了就飞走.曹彬攻克江南,太祖不肯授予他使相的官职.况且现在边防还没有撤网,警报还时常能够听到,如果众将一一遂心如愿,志向得到实现,意愿得到满足,如果仓碎间有危急的需要,谁还肯效死力?②赵善湘出谋划策的功劳很多,日夜盼望执掌政权.史弥远说:“皇族对国家有嫌疑,高宗有诏只许皇族担任从官,不许任执政.绍熙末,庆元初,因为赵汝愚、赵彦逾有定策功,所以才权宜任命他们为执政.我和赵善湘是姻亲,又怎敢(违犯规定)”史弥远的密友周铸、哥哥史弥茂、外甥夏周篆都是他的心腹,人们都认为他们三个人一定会显贵,然而周铸到死都是平民百姓,史弥茂因执政的恩荫得以入流,夏周篆因捧香恩才被补官,(他们)也只是训武郎而已.
看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①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②永之人争奔走焉③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④殚其地之出,竭其庐  2020-03-30 …

边民焚掠殆尽,籍至,稍葺治之后数月,果大寇定川,籍召文贵开谕之,遣去.求翻译  2020-06-12 …

英语翻译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  2020-06-18 …

谁能完成下面的题目?(有关《寒松赋》)《寒松赋》松之生也,于岩之侧.流俗不顾,匠人未识,无地势以容  2020-07-12 …

与“缦立远视,而望幸焉。”中“幸”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A.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B.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2020-11-03 …

与“缦立远视,而望幸焉。”中“幸”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A.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B.今事有急,故幸来  2020-11-03 …

阅读材料:“……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动作(大兴土  2020-11-10 …

皆出常赋外,久之遂为定赋.幼学力请蠲之,不报.翻译  2020-11-15 …

英语翻译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  2020-12-29 …

余悲之,且日:“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蒋氏大威,汪然出涕日:“君将哀而  2020-1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