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商鞅变法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叔既死,公孙鞅闻秦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商鞅变法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
  公叔既死,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罢而孝公怒景监曰:“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景监以让卫鞅。卫鞅曰:“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
  后五日,复求见鞅。鞅复见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罢而孝公复让景监,景监亦让鞅。鞅曰:“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请复见鞅。”鞅复见孝公,孝公善之而未用也。
  罢而去。孝公谓景监曰:“汝客善,可与语矣。”鞅曰:“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诚复见我,我知之矣。”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疆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然亦难以比德于殷周矣。”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愚者闇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孝公曰:“善。”
  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 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 。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
  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卫鞅曰: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1.对下列句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事良久    语:交谈
B.景监以 卫鞅  让:谦虚
C.而循礼者不足  多:赞扬
D. 法而治者   缘:沿袭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从侧面表现商鞅很有才能的一组是(    )
①鞅少好刑名之学                  
②孝公善之而未用也
③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      
④语数日不厌
⑤吾君之欢甚也                    
⑥功不十,不易器
A.①③④     
B.③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商鞅从小就表现出浓厚的治理国家的兴趣,喜欢钻研那些刑罚和吏治的学说,深得魏国国相公叔座的赏识,并且在其府上做了中庶子,荣耀一时。后来商鞅投奔秦国不久,公叔座就去世了。
B.商鞅在秦国东扩领土时到了秦国。为了将自己的才学有所施展,他毛遂自荐勇敢地直接去面见秦孝公。然而秦孝公起初并不认可他。
C.一而再,再而三地面见秦孝公,商鞅终于明白之前不被秦孝公重用的原因是,没有提出合乎孝公想法的施政方略。在好友景监的帮助下,他提出了切合秦孝公想法的变法策略。
D.商鞅的变法之举并非所有人都赞同,秦国的老臣子甘龙和杜挚就反对变法革新的典型代表。但是商鞅并没有被困难吓倒,据理力争,陈述变法图强的意义。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最终确立了变法改革的国策。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
2.D
3.D
4. ①因此,圣人只要能够使国家强盛,就不必沿用旧的成法;只要能够利于百姓,就不必遵循旧的礼制。
       ②一般人安于旧有的习俗,而读书人拘泥于书本上的见闻。

看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汉江河流,水之大者也.江别而为沱,汉别而为潜河之支流也.的出处古人云:“江汉河济,水之大者也.江别  2020-05-16 …

英语翻译夫耕之用力也劳,而民为之者,曰:可得以富也.战之为事也危,而民为之者,曰:可得以贵也.故明  2020-06-14 …

英语翻译1.孔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  2020-06-19 …

英语翻译其一: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  2020-07-03 …

1:解释下列词语:楚王闻之的之,吾欲辱之的之,齐之习辞者也的之为其来也的为,生于淮北则为枳的为,何  2020-07-03 …

英语翻译知之浅而行之小者也.大学之道,知之深而行之大者也.学之大小、固有不同.然其为道、则一而已.  2020-07-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  2020-07-25 …

英语翻译孔子曰:“与其不得中庸,必也狂狷乎!”又云:“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此盖失於周全之道  2020-07-25 …

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  2020-07-28 …

古文翻译1仁义者,自完之道也,非进取之术也.2行百里者,半于九十.3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4  2020-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