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共15分)《范文正公文集》序苏轼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共15分)
《范文正公文集》序
苏轼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 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恨:遗憾
B、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 游:交往
C、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 酬:报答
D、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 弟:尊敬兄长
下列各组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士有自京师来者 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
B、尽以告之 因蜀之资,以争天下
C、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 欲须臾忘而不可得
D、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 如火之热,如水之湿
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
B、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
C、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
D、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
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敬仰的一组是:( )
①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②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
③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④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⑤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
⑥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A、①②⑥ B、②⑤⑥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小时候所听说的《庆历圣德诗》,颂扬了包括范仲淹在内的十一个人,所以苏轼对范仲淹仰慕已久,但一直没能见到他。
B、苏轼认为,自己已认识了韩琦、富弼、欧阳修三人 遗憾还没认识范仲淹 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
C、苏轼举伊尹、太公、淮阴侯、诸葛孔明等人为例,是为了说明范仲淹就像他们一样,早就有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抱负,并且一以贯之,终身不易。
D、这篇序言如叙家常,通过童年的记忆、考中进士后的结交逸事等的叙写,着力歌颂了范仲淹的功德,表达了自己对范仲淹的倾慕之情。
文言文翻译:
(1)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
(2)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
(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小题1】C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1)这一年(我)考中进十,才被欧阳公所赏识(了解),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被动句式“见……于”、“知”、“因”各1分。) (2) 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靠文章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留传。(“待”“显”“传”各1分) (3)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辛苦”“非独”“所见明知”各1分) 解析:
【小题1】(酬:实现。)
【小题1】(A、定语后置的标志;引出原因。B、连词,表修饰;连词,表目的。C、都表转折。D、指示代词,这些;结构助词,的)
【小题1】略
【小题1】(①不能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⑤⑥句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
【小题1】(“自己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的说法有违文意。)
【小题1】
3请问:鲁`汉`华`刘`李(全部繁体)字为什么要造字成这个样?鲁字为什麽是日在鱼下?汉字为什麽是这 2020-06-13 …
英语翻译这两小段,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 2020-06-15 …
鲁迅的学习和玩耍鲁迅小时候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他的记忆力很好.人家念二三十遍才记得熟的东西他念两三 2020-06-19 …
阅读下面三个比喻句,然后填表格.1、真是晴天霹雳,在南台的宴席会上,忽然听到了鲁迅的死.2、无边的 2020-06-22 …
阅读文言文,翻译下面三句话鲁朱家者,与高祖同时。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以侠闻。所藏活豪士以百数,其余 2020-07-03 …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吾所以有天下者何②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③鲁为 2020-07-05 …
守温三十字母和宋人三十六字母请问一下守温三十字母和宋人的三十六字母究竟有什么不同是在哪些方面的不同 2020-07-15 …
名著阅读。(1)下列图片描绘的都是《水浒传》中的故事,请你依照图片内容为它们拟标题。要求:按照“人物 2020-11-01 …
语文题目用上恰当的关联词,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①守望文学的日子有快乐有忧伤②守望文学纯属个人 2020-12-24 …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吾所以有天下者何②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③鲁为楚坚守 2020-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