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材料一:2009年10月31日8时6分,“导弹之父”钱学森在北京逝世。科学巨星殒落,全球同悲。在生命旅程的最后几年,钱学森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病榻上度过,但他时刻不忘创新型人才的培

题目详情
材料一:2009年10月31日8时6分,“导弹之父”钱学森在北京逝世。科学巨星殒落,全球同悲。在生命旅程的最后几年,钱学森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病榻上度过,但他时刻不忘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钱老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材料二:钱老青年时代远赴大洋彼岸留学时即暗下决心,学成后报效祖国。新中国的成立,更加坚定了他为国效力的信念。他放弃优越的工作环境,冒着生命危险,突破重重阻力,辗转五年登上了回国的轮船。新中国成立初期,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在面对封锁,国家举步维艰的日子里,在没有充分资料可查、没有现成模式可依的情况下,在自然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工作者,成功的研制出了“两弹一星”,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竖起了倚天长剑,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1)钱老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钱老晚年最大的忧虑是什么?钱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忧虑? 
                                                                                                                                                                
                                                                                                                                                               
                                                                                                                                                              

(3)要想完成钱老心愿,我们应如何做?
                                                                                                                                                              
                                                                                                                                                              
                                                                                                         &nbs
政治
作业帮用户2016-12-05 举报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4亿+用户的选择

我是二维码 扫描下载二维码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爱祖国、爱人民,淡泊名利,服务社会、奉献社会,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积极承担责任等。
(2)①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科技创新,人才为本。只有培养一大批创新型人才,才能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才能提高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②教育、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只有不断进行教育创新,才能造就一大批创新型人才。③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存在问题。
(3)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科技和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改革不合理的教育机制;完善科技创新奖励机制;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和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等等。
我们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就要从转变学习方式做起,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有利于培养我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根据自己特点,进行创造性学习。

看了材料一:2009年10月31日...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