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关于形神之辩(形体与精神的关系)有诸多不同的观点,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则说
历史上关于形神之辩(形体与精神的关系)有诸多不同的观点,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则说“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下列对二者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 )
①后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错误的
②前者属于唯物主义派别,认为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
③后者属于唯心主义派别,认为意识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
④前者准确描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科学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②符合题意,“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是说精神是由形体决定的,属于唯物主义,认为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
③符合题意,“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是说人的精神和灵魂是由上帝创造的,是唯心主义观点,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
④不合题意,“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并未体现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不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故本题选B.
asenseofindependence什么意思是上海九年级新世纪英语的教材.课文中的一句是Ith 2020-04-26 …
随着身体的长高,年龄的增加,思想上有了自己的认识和想法,青少年认为自己长大了,于是渴望独立,而真正 2020-05-13 …
语文《湖心亭看雪》题“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西湖雨后之景令人神往,冬日的西湖亦别有一番韵 2020-05-13 …
在我国,公民不论信教还是不信教、也不论信仰什么宗教,都是公民自由选择,谁也不得强行干涉。这表明我国 2020-05-13 …
在我国,公民不论信教不信教,也不论信什么教,都是公民自由选择的权利,谁也不得强行干涉。这表明我国A 2020-05-13 …
下面能体现教师无私奉献精神的名言是[]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B、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C、 2020-05-14 …
下面名言中,能体现教师无私奉献精神的名言是()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国家的命运,有赖于对青年 2020-05-14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2020-05-20 …
[u]和倒写的Ω这两个音标读法上有区别吗?单独考虑英语英标,不考虑k.k.音标在几年前的英语教材上 2020-06-08 …
扬州名校老师经典语录在不少网站广为流传。教师的睿智、个性,甚至教师的口误、批评都被学生所铭记。这说 2020-06-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