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注解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乐清柳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解】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乐清柳川(今柳市方斗岩)人,南宋诗人,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并称“永嘉四灵”。其诗大多讲求技巧,诗风清苦。本诗作者生在偏安一方的南宋,终生不仕。
26.这首诗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27.诗人是如何描写乡村四月风光图的呢?请作简要分析。
26.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明丽动人、生机勃勃的江南农村初夏风光图。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27.这四句诗绘声绘色,动静结合,鲜明如画。前两句写自然景象,首句从视觉角度着笔,用“绿”和“白”两种色彩对比,描写出树木葱郁,水光映天的动人景像;次句则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写,诗人以烟霭比喻细雨,传神描摹出如烟似雾、细雨霏霏的画面,再用子规啼鸣之声,动静结合,衬托了乡村的安适与静谧;后两句明白如话,纯用口语,写乡 村劳动场景,第三句点题,第四句用“才”和“又”两个虚词写出了农事的繁忙。
【解析】
26.这是一道概括诗歌内容和情感的题目,诗歌的内容主要是概括诗句描绘的情景,答题时注意首先描绘诗句描绘的画面,如“山原绿遍”“川白”“雨如烟”“乡村”等,然后概括意境的特征,明丽动人,最后点明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才了蚕桑又插田”突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
27.本题考查手法。由题干确定范围全诗,再根据“如何描写乡村四月风光图的”,判断出手法不止一种。前两句写自然景象,首句从视觉角度着笔,用“绿”和“白”两种色彩对比,描写出树木葱郁,水光映天的动人景像;次句则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写,诗人以烟霭比喻细雨,传神描摹出如烟似雾、细雨霏霏的画面,再用子规啼鸣之声,动静结合,衬托了乡村的安适与静谧;后两句明白如话,纯用口语,写乡村劳动场景,第三句点题,第四句用“才”和“又”两个虚词写出了农事的繁忙。
曾经沧海桑田下一句是什么?反正是曾经沧海桑田下一句或上一句都写,不是什么巫山的给你们跪下,想下! 2020-06-05 …
将夜里面桑桑到底死了没有?我看到第四卷登天那一章,写桑桑和夫子一起去了昊天,桑桑就是昊天,她回去了 2020-06-06 …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田家欧阳修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林外鸣鸠春雨歇 2020-06-11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田家欧阳修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 2020-06-11 …
眼过千遍,.|世上无难事,|少壮不努力,|良药苦口利于病,|有理走天下,1.眼过千遍,.2.世上无 2020-06-25 …
根据下面“桑基鱼塘”示意图,回答问题:(1)在该生态系统中,桑与蚕的关系是.(2)DDT是一种很难 2020-07-04 …
下面“之”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察邻国之政②填然鼓之③王道之始也④树之以桑⑤�下面“之”字用 2020-07-15 …
有种再说一遍,下句!如果在闹矛盾的时候有人说“有种再说一遍”时,我改这么结下一句比较好(我不是在说一 2020-11-26 …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田家欧阳修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 2021-01-17 …
英语单词记不住大家看看是不是我方法出问题了首先结合课文记住单词然后按照发音读几遍规范发音然后再抄写几 2021-0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