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小石潭记》,回答问题。小石潭记柳宗元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
题目详情
阅读《小石潭记》,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2)解释下列句中点的字词。
(3)用现代汉语翻译“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阅读全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本文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___
②文中第②段表现了潭水的什么特点?(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③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卷石底以出 | 卷: | ___ |
②怡然不动,俶尔远逝 | 俶 | ___ |
①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 嵁: | ___ |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 | 犬牙: | ___ |
(4)阅读全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本文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___
②文中第②段表现了潭水的什么特点?(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③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字音识记能力.这道题考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是“卷”读成“juǎn”“俶”这个字很多考生容易误读成“shū”参考答案是①quán ②chù
(2)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借助于平时的知识积累,因此平时要对文言词语归类记忆.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第一个考查实词“堪“有些难度①堪:不平的岩石.第二个考查的是词类活用,在此句中名词“犬牙”修饰的是动词“差互”所以此处应活用作状语.解释应是②犬牙:像狗牙那样,
(3)本题考查的是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解答本题考生应对文言词语的意义用法烂熟于心、对重点词语解释要准确到位.对文句实虚词、省略成分、固定结构准确把握,要根据上下文推断句意,表达要顺畅.本句需要注意的是“南、斗、蛇”这三个名词性的修饰语都活用作了状语来修饰后面的动词.所以翻译为: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4)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分析文章写作顺序的能力,本篇作者是按照游览先后顺序来写的,所以找到应填写的景物比较容易.答案应该是①潭中气氛
②本题考查的是总结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这段景物描写潭水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清”.所以答案应该填写“水尤清冽”.
③本题考查对文本主旨的理解与把握,对作者情感的把握.平时多积累作者生平,才能知人论世了解作者要展现的情感.参考答案是:意在表现作者空有满腔才华却不得志的孤凄悲凉(或忧伤悲凉、凄苦孤寂)的思想感情.或:借被遗弃于荒远地荒的美好事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表现怨愤抑郁的心情.
答案:(1)①quán ②chù
(2)①堪:不平的岩石 ②犬牙:像狗牙那样
(3)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4)①潭中气氛
②水尤清冽
③意在表现作者空有满腔才华却不得志的孤凄悲凉(或忧伤悲凉、凄苦孤寂)的思想感情.或:借被遗弃于荒远地荒的美好事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表现怨愤抑郁的心情.
(2)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借助于平时的知识积累,因此平时要对文言词语归类记忆.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第一个考查实词“堪“有些难度①堪:不平的岩石.第二个考查的是词类活用,在此句中名词“犬牙”修饰的是动词“差互”所以此处应活用作状语.解释应是②犬牙:像狗牙那样,
(3)本题考查的是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解答本题考生应对文言词语的意义用法烂熟于心、对重点词语解释要准确到位.对文句实虚词、省略成分、固定结构准确把握,要根据上下文推断句意,表达要顺畅.本句需要注意的是“南、斗、蛇”这三个名词性的修饰语都活用作了状语来修饰后面的动词.所以翻译为: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4)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分析文章写作顺序的能力,本篇作者是按照游览先后顺序来写的,所以找到应填写的景物比较容易.答案应该是①潭中气氛
②本题考查的是总结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这段景物描写潭水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清”.所以答案应该填写“水尤清冽”.
③本题考查对文本主旨的理解与把握,对作者情感的把握.平时多积累作者生平,才能知人论世了解作者要展现的情感.参考答案是:意在表现作者空有满腔才华却不得志的孤凄悲凉(或忧伤悲凉、凄苦孤寂)的思想感情.或:借被遗弃于荒远地荒的美好事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表现怨愤抑郁的心情.
答案:(1)①quán ②chù
(2)①堪:不平的岩石 ②犬牙:像狗牙那样
(3)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4)①潭中气氛
②水尤清冽
③意在表现作者空有满腔才华却不得志的孤凄悲凉(或忧伤悲凉、凄苦孤寂)的思想感情.或:借被遗弃于荒远地荒的美好事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表现怨愤抑郁的心情.
看了 阅读《小石潭记》,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砥柱,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岭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 2020-04-27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语)“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 2020-06-11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7〜20题。砥柱,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 2020-06-23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 2020-07-28 …
材料一:"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 2020-07-28 …
材料一:"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 2020-07-28 …
甲乙两人相约见面,并约定第一人到达后,等15分钟不见第二人就可以离去,假设他们都在7点到8点甲乙两人 2020-11-03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7〜20题。砥柱,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 2020-11-24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7〜20题。砥柱,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 2020-11-24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 2020-1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