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课文:(九)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甲]齐遣淳于髡到楚。髡为人短小,楚王甚薄(鄙视)之,谓曰:“齐无人邪,而使子来,子何长也?”对曰:臣无所长,腰中七尺剑,欲
(九)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齐遣淳于髡到楚。髡为人短小,楚王甚薄(鄙视) 之,谓曰:“齐无人邪,而使子来,子何长也?”对曰:臣无所长,腰中七尺剑,欲斩无状王(无礼的君王) ,王曰:“止,吾但戏子耳。”即与髡i饮,谓髡曰:“吾有仇在吴国,子宁能为吾报之乎? ”对曰:“臣来,见道旁野民持一头鱼,上田 (在地头) 祝曰:‘高得万束,下得千斛(希望收成好臣窃笑之,以为礼薄而望多也。王今与吾半曰i乐,而委以吴王,非其计(不是好主意) .”楚王嘿然(说不出话C嘿,同“默”。) 。
(选自刘向《新序》)
[乙]晏子使吴。吴王谓行人(外交官) 曰:“吾闻晏婴,盖北方辩于辞、习于礼者也命傧者 (接待宾客的人) 曰:“客见则称‘天子请见’。”明日,晏子有事(有事要进见吴王) ,行人曰:“天子请见y’晏子蹴然(局促不安的样子) 。行人又曰:“天子请见,晏子蹴然。又曰:“天子请见。”晏子蹴然者三,曰:“臣受命弊邑(鄙陋的国家,谦词) 之君,将使于吴王之所,所以不敏而迷惑,入于天子之朝,敢问吴王恶乎存?”然后吴王曰:“夫差(吴王的名字) 请见。”见之以诸侯之礼。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 吾但戏子耳( ) (2) 而委以吴王,非其计( )
(3)盖北方辩于辞、习于礼者也( ) (4) 以不敏而迷惑( )
2.. 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齐无人邪,而使子来,子何长也?——齐闯没宥人了吗,而派你来出使,你有什么长处?
B.子宁能为吾报之?--你难道能为我报仇吗?
C.客见则称天子请见。一一客人来见,就说天子请你进来会见。
D.敢问吴王恶乎存?——胆敢询问吴王厌恶谁存在吗?
3.. 淳于髡、晏子出使分別受到对方怎样的挑衅?
4. 淳于髡、晏子是如何取得胜利的?
5.. 他们取得胜利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6.. 甲、乙两文在刻 画 人物上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九) 1.(1)开玩笑(2)委托(3)熟悉(4)聪明
2. D
3. 楚王先嘲笑淳T髡无才.接荇乂要求淳__f髡为他报仇;吴王则要求晏子以拜见天子的扎仪拜见他。
4. 淳于髡先足义正严词地回击楚王“寸长也?”的挑衅,接着又假称自己看到了农夫祈祷保佑的事,委 婉地讽刺楚王要求自己为之报仇的事是不合理的。晏子则避其锋芒,采取故意装糊涂的办法间击了 吴王的挑衅。
5. 都能机智勇敢地维护闰家的尊严 都擅长辞令。
6. 共同点坫:都运用对话描写的方式不同点是:描写'晏子还运用了神态描写的方式 ,
课外文言文阅读(19分):李清臣,字邦直。七岁知读书,日数千言。客有从京师来者,与其兄谈佛寺火,清 2020-06-09 …
17怎样读?是读作:十七.还是读作:一十七?217怎样读?是读作:二百十七.还是读作:二百一十七? 2020-06-1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李清臣字邦直。七岁知读书,日数千言。客有从京师来者,与其兄谈佛寺火 2020-06-16 …
“三国演义”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行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 2020-07-03 …
青春读书课第七卷-人间的诗意第一册读后感600字青春读书课第七卷-人间的诗意严凌君主编人生抒情诗读 2020-07-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李清臣字邦直。七岁知读书,日数千言。客有从京师来者,与其兄谈佛寺火 2020-07-13 …
学会理性阅读(节选)阅读答案(一)学会理性阅读(片段)①同是一本书,有人读后没有留下什么印象,时间久 2020-11-02 …
《太平御览》载:杨(贵)妃宠爱特甚。宫中主贵妃刺绣者七百人,扬益及诸戚里每岁进衣服,布之於庭,光夺人 2020-11-13 …
用8409031.写数、读数(1)组成最大的七位数,读作:(2)组成最小的七位数读作:(3)只读一个 2020-11-1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㈠李清臣字邦直。七岁知读书,日数千言。客有从京师来者,与其兄谈佛寺火,清臣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