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定义为A=(vt-v0)/s,其中v0和vt分别表示某段位

题目详情
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定义为A=(vt-v0)/s,其中v0和vt分别表示某段位移s内的初速和末速.A>0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A<0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而现在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vt-v0)/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不变,则a也不变
(B)若A>0且保持不变,则a逐渐变大
(C)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t+v0)/2
(D)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t2+v02)/2
为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B很简单吧,平常所说的加速度a=(vt-v0)/t,当固定一个速度差(vt-v0)时,如果A不变,s也不变,但是由于V变大,通过s所需的t变小,所以a变大了.
C是因为A定义为(vt-v0)/s,你把通过的位移分成两段,两段相等,设在中点的速度是V,(V-v0)/(0.5s)是前半段的A,(vt-V)/(0.5s)是后半段的A,注意A是固定的,所以V-v0=vt0-V,也就是中点速度是初末速度的平均值.
说法上有些不太准确的地方,不过应该能明白吧.
看了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