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贞观政要》请回答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贞观政要》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一帝王经常告诫臣下的话?材料二是他在哪一位大臣病逝后说的?
(2)鉴于以上认识,该帝王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以避免“覆舟”?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两个“载舟”促进统治兴盛和“覆舟”导致统治灭亡的帝王。
材料一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贞观政要》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一帝王经常告诫臣下的话?材料二是他在哪一位大臣病逝后说的?
(2)鉴于以上认识,该帝王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以避免“覆舟”?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两个“载舟”促进统治兴盛和“覆舟”导致统治灭亡的帝王。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阐述了“君舟人水”的思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唐太宗经常告诫臣下的话.材料二是魏征病逝后唐太宗说的,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使得贞观一朝,人才济济,朝臣进谏成风,他重用著名的谏臣魏征,魏征敢于犯颜直谏,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他死后,唐太宗称自己失去了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
(2)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他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役,注意“戒奢从简”,任用贤才、虚心纳谏.他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汤重用伊尹等大臣,周武王重用姜尚,建立国家,秦二世和隋炀帝实行暴政,残酷压榨和镇压人民,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故答案为:
(1)唐太宗;魏征.
(2)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役,注意“戒奢从简”,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3)商汤、周武王;秦二世,隋炀帝.
(2)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他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役,注意“戒奢从简”,任用贤才、虚心纳谏.他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汤重用伊尹等大臣,周武王重用姜尚,建立国家,秦二世和隋炀帝实行暴政,残酷压榨和镇压人民,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故答案为:
(1)唐太宗;魏征.
(2)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役,注意“戒奢从简”,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3)商汤、周武王;秦二世,隋炀帝.
看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舟所以比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小明在学完透镜知识后,他想知道老花眼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想办法,帮他确定老花眼镜是属于凸透镜还是凹 2020-03-30 …
透镜知识小玲将奶奶的镜片对准太阳,发现镜片另一侧的白纸上有一很小的亮斑,她测得亮斑到镜的距离为15 2020-04-26 …
夜晚,我们能看到很多发光的星星,他们离我们都有多远?其实真的很想知道,望有人能告知!还有,300元 2020-05-17 …
二、填充,再读一读,体会括号里的词语有什么作用。1.陶行知()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问:“翠贞,你知 2020-06-25 …
根据课文: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认真体会所填词语的意思,并把它写下来。1.他(陶行知)停下脚步, 2020-07-04 …
智能材料,指的是“能感知环境条件,作出相应行动”的材料。智能材料的行为与生命体的智能反应有点类似,例 2020-11-27 …
请根据你学习的显微镜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显微镜中主要起放大作用的是和.(2)在显微镜结构中,遮光 2020-11-27 …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认真体会所填词语的意思,并把它写下来。1.他(陶行知)停下脚步,地抚摸着翠贞 2020-12-10 …
请根据学习的显微镜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1,显微镜中主要起放大作用的是[1]和[4].(2)在 2020-12-10 …
请根据你学习的显微镜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显微镜中主要起放大作用的是[]和[].(2)在显微镜结构 2020-1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