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1-5题则天将不利王室,越王贞于汝南举兵,不克,士庶坐死者六百余人,没官人五千余口。司刑使相次而至,逼促行刑。时狄仁杰检校刺史,哀其诖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1-5题
则天将不利王室,越王贞于汝南举兵,不克,士庶坐死者六百余人, 没 官人五千余口。司刑使相次而至,逼促行刑。时狄仁杰检校刺史,哀其诖(guà)误。止司刑使,停斩决,飞奏表曰:“臣欲闻奏, 似为逆人论理,知而不言,恐乖陛下存恤之意。 奏成复 毁 ,意不能定。此辈非其本心,愿矜其诖误。”表奏,特敕配流丰州。诸囚次于宁州,宁州耆老郊迎之曰:“我狄使君活汝耶!”相携哭于碑侧,斋三日而后行。诸囚至丰州,复立碑纪德。
初,张光辅 以 宰相讨越王,既平之后,将士恃威,征敛无度,仁杰率皆不应。光辅怒曰:“州将轻元帅耶?何征发之不赴! 仁杰,汝南勃乱,一越王耶! ”仁杰曰:“今一越王已死,而万越王生。”光辅质之,仁杰曰:“明公亲董戎旃[注]二十余万,所在劫夺,远迩流离,创钜之余,肝脑涂地。此非一越王死而万越王生耶? 且 胁从之徒,势不自固,所以先著纲理之也。自天兵暂临, 其 弃城归顺者不可胜计,绳坠四面成蹊,奈何纵求功之人,杀投降之士?但恐冤声腾沸,上彻 于 天。将请尚方断马剑,斩足下,当北面请命,死犹生也。” 遂为光辅所谮,左授复州刺史,寻征还魏州刺史。 威惠大行,百姓为立生祠。迁内史,及薨,朝野凄恸。则天赠文昌左相。中宗朝,赠司空。睿宗朝,追封粱国公, 哀荣 备于三朝,代莫与为比。
(选自唐•刘肃《大唐新语》有删改)
【注】戎旃:本指赤色的军旗,此处代指军队。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没 官人五千余口 没:抄没、没收
B.奏成复 毁 ,意不能定 毁:受诋毁
C.明公亲 董 戎旃二十余万 董:统率
D. 哀荣 备于三朝 哀荣:死后得到的荣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张光辅 以 宰相讨越王 ②赵王岂 以 一璧之故而欺秦邪
B.① 且 胁从之徒,势不自固 ②吾属皆 且 为所虏
C.① 其 弃城归顺者不可胜计 ② 其 为惑也,终不解矣
D.①冤声腾沸,上彻 于 天 ②内惑 于 郑袖而外欺于张仪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狄仁杰拯救无辜体恤百姓的一项是 ( )
①止司刑使,停斩决 ②知而不言,恐乖陛下存恤之意
③相携哭于碑侧 ④将士恃威,征敛无度,仁杰率皆不应
⑤奈何纵求功之人,杀投降之士 ⑥威惠大行,百姓为立生祠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4.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狄仁杰认为属下六百余名反对武则天的官员是受到牵连而犯死罪的,因而上书请求免除他们的死刑。
B.狄仁杰飞送奏章后,被武则天刺配到丰州,丰州和宁州的百姓闻讯,都为此抱头痛哭,伤心至极。
C.宰相张光辅在平定越王叛乱的过程中,对百姓横征暴敛,狄仁杰刚直不阿,痛斥了他的这一暴行。
D.狄仁杰生前,老百姓就为他立碑立祠;在他死后,则天、中宗、睿朝三朝都为他赠官封爵,备极哀荣。
5.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似为逆人论理,知而不言,恐乖陛下存恤之意。
译文:
②仁杰,汝南勃乱,一越王耶!
译文:
③遂为光辅所谮,左授复州刺史,寻征还魏州刺史。
译文: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 2020-06-27 …
《周礼》分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各分领六十官职,总数为三百六十。政令、礼仪、祭祀又都有阴、 2020-07-25 …
英语翻译根据规定,申请人必须在官文发文日起六个月内提交这些文件,但是如果在发文日起六个月内,申请人没 2020-11-15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 2020-12-06 …
《通典》记载:“(汉)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新唐书·百 2020-12-17 …
(沈阳监测)《通典》记载:“(汉)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 2020-12-17 …
《通典》记载:“(汉)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遗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新唐书·百 2020-12-17 …
《通典》记载:“(汉)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遗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新唐书·百 2021-01-16 …
《通典》记载:“(汉)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遗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新唐书?百 2021-01-16 …
《通典》记载:“(汉)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新唐书,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