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太原郊外37岁的乡居举人刘大鹏在日记里写道:“有人从省来信:军务吃紧”,……终于在1895年1月20日,他知道了调兵是因为“倭寇入辽东界,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原郊外 37岁的乡居举人刘大鹏在日记里写道:“有人从省来信:军务吃紧”,……终于在1895年1月20日,他知道了调兵是因为“倭寇入辽东界,官军屡打败战,劲军甚少”,但是这一消息准确究竟与否还没有把握。
……1897年刘大鹏自以为他读到了“时务书”,可是他眼中的时务书仅仅是“御纂七经共十六套。御批通鉴辑览两大套,皇朝经世文编四套……尽管他在1895年、1898年曾经两次到京参加过会试,可是前后几年的日记里他只字未提“维新”、“变政”一类的字样,甚至连康梁的字样也没有。
——摘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材料二 日本蕞尔三岛,土地人民不能当中国之十一。近者其皇睦仁与其相三条实美改纪其政,国日富强,乃能灭我琉球,割我辽台。以土之大,不更化则削弱如此;以日之小,能更化则骤强如彼,岂非明效大验哉?
——摘自《康有为全集·上清帝第四书》
材料三 年三四十以后,即愤中国之不振,四十后中东事(注:即指材料一中“倭寇入辽东”一事)已,益愤而叹国人之无常识也。由教育之不革新,政府谋新矣而不当,欲自为之而无力,反复推究,当自兴实业始。
——摘自《张謇全集》第3卷
(1)材料一中“倭寇入辽东界……”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据材料二,指出该事件如何影响康有为对日本的看法?
(2)因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三人分别做出了怎样的抉择? 概述康有为和张謇做出上述抉择的共同意图。
(3)根据材料并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刘大鹏与康有为、张謇两人的抉择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
(4)结合相关史实,评价以康有为、张謇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在近代中国所起的作用影响。
梦比优斯奥特曼中,未来知道迫水是佐菲吗如题那迫水为什么知道未来是梦比优斯呢不是吧,在22集里,迫水 2020-04-07 …
在三角形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a=5,b=2,B=120°帮忙算一下,我算出来无解在三角 2020-05-13 …
我想用matlab画个图,程序代码如下 x=5;k=0; while x> plot(x,y)想把 2020-05-16 …
远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啭起来,仿佛在倾吐着浴后的欢悦远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啭起来,仿佛 2020-05-16 …
梦见自己杀了人,这个梦怎么解释啊昨晚睡觉睡了很久,也做了一个很长的梦,梦见自己杀了一个陌生人,也不 2020-05-16 …
既至,知寇伪降,密疏论之.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翻译成现代汉语 2020-06-05 …
改为拟人句1、知了在枝头上叫着“知了,知了!”.2、微风柔和地吹.3、春天来了,花朵都正在开放.4、 2020-11-11 …
诸侯兵数至而无寇在哪儿停顿 2020-11-2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嘉靖帝时期,大量倭寇在东南沿海地区肆虐横行,北方地区蒙古鞑靼有频频南下,国内急需 2020-12-06 …
在中和敏德瑞的事是怎么传出来的?我知道现在再说这事好像没什么意义,但是我真的很想知道在和那女人的事是 2020-1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