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太原郊外37岁的乡居举人刘大鹏在日记里写道:“有人从省来信:军务吃紧”,……终于在1895年1月20日,他知道了调兵是因为“倭寇入辽东界,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原郊外 37岁的乡居举人刘大鹏在日记里写道:“有人从省来信:军务吃紧”,……终于在1895年1月20日,他知道了调兵是因为“倭寇入辽东界,官军屡打败战,劲军甚少”,但是这一消息准确究竟与否还没有把握。
……1897年刘大鹏自以为他读到了“时务书”,可是他眼中的时务书仅仅是“御纂七经共十六套。御批通鉴辑览两大套,皇朝经世文编四套……尽管他在1895年、1898年曾经两次到京参加过会试,可是前后几年的日记里他只字未提“维新”、“变政”一类的字样,甚至连康梁的字样也没有。
——摘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材料二 日本蕞尔三岛,土地人民不能当中国之十一。近者其皇睦仁与其相三条实美改纪其政,国日富强,乃能灭我琉球,割我辽台。以土之大,不更化则削弱如此;以日之小,能更化则骤强如彼,岂非明效大验哉?
——摘自《康有为全集·上清帝第四书》
材料三 年三四十以后,即愤中国之不振,四十后中东事(注:即指材料一中“倭寇入辽东”一事)已,益愤而叹国人之无常识也。由教育之不革新,政府谋新矣而不当,欲自为之而无力,反复推究,当自兴实业始。
——摘自《张謇全集》第3卷
(1)材料一中“倭寇入辽东界……”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据材料二,指出该事件如何影响康有为对日本的看法?
(2)因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三人分别做出了怎样的抉择? 概述康有为和张謇做出上述抉择的共同意图。
(3)根据材料并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刘大鹏与康有为、张謇两人的抉择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
(4)结合相关史实,评价以康有为、张謇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在近代中国所起的作用影响。
吴刚不小心把教室里的花瓶打碎了,老师叫他到办公室去一下,他走在路上想改怎么回答老师-的歇后语 2020-04-12 …
问一句英语的翻译的练习大家帮忙来看下他现在正在花园里玩呢,肯定是已经写完作业了.hewasplay 2020-06-08 …
回忆一下前一课中的秦始皇陵,对比汉文帝对修自己陵墓的要求,你觉得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在对比一下他们在 2020-06-12 …
有一顶王冠重12磅为了检验参有白银做了如下试验取两块都和王冠重量相等的纯金和纯银分别称下他们在水中 2020-07-05 …
有一顶黄金制造的王冠,重12磅.为了检验是否掺有白银,现有两块都和王冠重量相等的纯金纯银,分别称一 2020-07-05 …
请用痴想隐秘铁青凝成诱惑喧腾一瞬间造一段话100字以下他坐在车站广场的一个角落里,手支着腮,铁青着 2020-07-05 …
物理题路灯投影的题(相似三角形没学)一位身高1.6m的学生,傍晚站立在路灯下,他投在地面上的影长2 2020-08-03 …
他变了不少于400字王波聪明活泼,但很顽皮,不爱学习.在班主任严老师的教育下,他改在了缺点,进步很快 2020-10-30 …
有一顶黄金的王冠,重12磅,为了检验是否掺有白银,做了如下实验:取两块都和王冠相等的纯金和纯银,分别 2020-12-08 …
帮帮小刚小刚是个马大哈,经常找不到钥匙.这天小刚的钥匙又找不到了.姐姐想刁难一下他,并在三个抽屉上各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