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既至,知寇伪降,密疏论之.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翻译成现代汉语

题目详情
既至,知寇伪降,密疏论之.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
翻译成现代汉语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这句话是出自《熊鼎传》,源出《明史》,曾经在2011年语文高考(全国二卷)中被节选为文言文阅读试题.
这句话的意思是:“到了那里(敌寇的地方),熊鼎察知敌寇是假装投降,他悄悄地将情况详加论列,报告皇帝.皇帝派使节前来慰劳,赐给他皮裘和帽子,又派中使赵成来召他回京.”
看了 既至,知寇伪降,密疏论之.帝...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  2020-05-24 …

"龙去鼎湖"成语故事?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  2020-06-18 …

英语翻译《儒书》言: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龙,群臣、后  2020-06-20 …

“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  2020-07-03 …

写出下面带有鼎字的四字词一言()鼎三足鼎()人声鼎()鼎鼎大()革故鼎()()成鼎足鼎食()鸣力能  2020-07-11 …

“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  2020-07-15 …

“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文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  2020-11-28 …

“丸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可见“九鼎”是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  2020-12-07 …

“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可见“九鼎”()A.是反映民心民意  2020-12-07 …

相传禹铸九鼎,“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九鼎”之所以被广泛  2020-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