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小题。老妪梁晓声(1)那个老妪是一个卖茶蛋的老妪。在12月的一个冷天,在北京龙庆峡附近。儿子须作一篇“游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老妪
梁晓声
(1)那个老妪是一个卖茶蛋的老妪。在12月的一个冷天,在北京龙庆峡附近。儿子须作一篇“游记”,我带他到那儿“体验生活”。
(2)卖茶蛋的皆乡村女孩儿和年轻妇女。就那么一个老妪,跻身她们中间,并不起劲儿地招徕。偶尔发一声叫卖,嗓音是沙哑的,所以生意就冷清。茶蛋都是蛋煮的,老妪锅里的蛋未见得比别人锅里的小。我不太能明白男人们为什么连买茶蛋都要物色女主人。
(3)老妪似乎自甘冷清,低着头,拨弄煮锅里的蛋。时时抬头,目光睃向眼前行人,仿佛也只不过因为不能总低着头,目光里绝无半点儿乞意。
(4)我出于一时的不平,一时的体恤,一时的怜悯,向她买了几个茶蛋。活在好人边上的人,大抵内心会发生这种一时的小善意,并且总克制不了这一种自我表现的冲动。表现了,自信自己仍立足在好人边上,便获得一种自慰。
(5)老妪应找我两毛钱,我则扯着儿子转身便走,佯装没有算清小账。
(6)儿子边走边说:“爸,她少找咱们两毛钱。”
(7)我说:“知道。但是咱们不要了。大冷的天她卖一只茶蛋挣不了几个钱,怪不易的……”
(8)于是我向儿子讲,什么叫同情心,人为什么应有同情心,以及同情心是怎样一种美德等等……
(9)两个多小时后,我和儿子从公园出来,被人叫住——竟是老妪。袖着手,缩着瘦颈,身子冷得佝偻着。
(10)“这个人。”她说。“你刚才买我的茶蛋,我还没找你钱,一转眼,你不见了……”
(11)老妪一只手从袖筒里抽出,干枯的一只老手,递给我两毛钱,皱巴巴的两毛钱……
(12)儿子仰脸看我。
(13)我不得不接了钱。我不知自己当时对她说了句什么……
(14)而公园的守门人对我说:“人家老太太,为了你这两毛钱,站我旁边等了那么半天!”
(15)我和儿子又经过卖茶蛋的摊位时,见一老叟,守着他那煮锅。如老妪一样,低着头,摆弄煮锅里的蛋,偶尔发一声叫卖,嗓音同样是沙哑的。目光偶向眼前行人一睃,也不过是任意的一睃,绝无半点乞意。比别人,生意依旧冷清……
(16)人心的尊贵,一旦近乎本能的,我们也就只有为之肃然了。我觉得我的类同施舍的行径,于那老妪,实在是很猥琐的……
11.文章开头两段交代了怎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何作用?(5分)
12.“我”故意多给老妪两毛钱,出于什么目的?后来“我”为什么自责“猥琐”?(3分)
13.结合前文,说说第⒂节是怎样描写老叟的?有何作用? (6分)
14.请结合文章分析“我”最可贵的地方在哪里?(6分)
11.①自然环境:北京寒冷的冬天(1分)。社会环境:商业味浓,人情味淡(1分)。(答出“寒冷”、“人情淡薄” 等大意即可。)作用: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1分)。②为下文写老妪在寒风中等待作铺垫(1分)。③衬托了老妪诚实善良的尊贵形象。(1分)。
12.为了获得自信自己仍立在好人边上的自慰 。后来老妪退还了多给的两毛钱,表现了近乎本能的“人心的尊贵”,相比之下,深感自己类同施舍的行径十分庸俗。
13.用了动作、神态等描写手法,用了许多和前文描写老妪相同的话(2分)。目的:刻画一位具有同样尊贵品格的老人,进一步烘托老妪人格的尊贵(2分)。
14.从“我”看到卖茶叶蛋的老叟时的表现和文章最后的抒情、议论可以看出(3分),“我”最可贵的地方在于具有自我剖析和自我批评的精神。(3分)
【解析】
11.
试题分析:本题为作用题,考查结构。自然环境,与天气气候有关,社会环境一般指人们活动的场景与气氛。抓住文段中“冷天”“生意就冷清”两关键词,在结合作者所写的心里感受“我不明白……”来根据两种环境的特点。然后阅读全文,从点明事情发生的环境要素、铺垫下文、表现人物形象等方面分析概括其作用。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2.
试题分析:本题也是考查结构,即细节描写的作用。在文中找到相关情节,根据情节中人物的行为表现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将“我”与“老妪”的行为进行比较,即可体会到“我”的感受。为了获得自信自己仍立在好人边上的自慰 。后来老妪退还了多给的两毛钱,表现了近乎本能的“人心的尊贵”,相比之下,深感自己类同施舍的行径十分庸俗。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表现手法。首先要了解描写人物的四种方法,根据文段中内容判断,从人物形象的衬托这个角落来理解描写的作用。“如老妪一样,低着头,摆弄煮锅里的蛋,偶尔发一声叫卖,嗓音同样是沙哑的。目光偶向眼前行人一睃,也不过是任意的一睃,绝无半点乞意”“低着头”“摆弄”“偶尔发一声叫卖”“目光偶向眼前行人一睃,也不过是任意的一睃”用了动作、神态等描写手法,用了许多和前文描写老妪相同的话(2分)。目的:刻画一位具有同样尊贵品格的老人,进一步烘托老妪人格的尊贵
考点: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做题时结合全文中关于“我”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理解最后一段“我”的感慨,从“关于自我解剖自我批评”这个方面概括即可。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操千曲而后晓声的后半句是什么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出处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大意练习一 2020-05-20 …
有冠这个字的成语guān是这个声的 2020-05-22 …
梁晓声《普通人》作为初中生的课文,如何进行教学设计?不是那篇小学六年级的《尊敬普通人》梁晓声的《普 2020-06-05 …
请问有人知道"数报不周"这个词的意思吗?听郭德纲相声说,死了人都要在家里贴这四个字,我也不晓得具体 2020-07-06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a),晓雪弹的吉他能够发出优美的声音,是由于空气振动的结果B 2020-11-10 …
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中有这样一组志愿者:有几个人通晓英语,还有几个人通晓俄语,剩下的人通晓法语 2020-11-11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文坛的一股清风①报载,青年女作家李勤写了一篇文章,对梁晓声的长篇小说《恐惧 2020-12-02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文坛的一股清风①报载,青年女作家李勤写了一篇文章,对梁晓声的长篇小说《恐惧 2020-12-03 …
将孟浩然的春晓写成下列两组算式:春眠=不*觉+晓,处的处次方=闻啼鸟.夜的3次方+来的3次方+风的3 2020-12-07 …
下面是记者和梁晓声关于“学术明星”易中天的一段访谈,请根据梁晓声的回答推断并概括主持人的提问语。记者 2020-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