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端午的鸭蛋汪曾祺①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
    ①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 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线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坎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辟邪么?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②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有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 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 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③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 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④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节选自汪曾祺《故乡的食物》)(1)概括文章第一节叙述了家乡端午的哪些风俗?并从结构上谈谈本节的作用。
(2)作者为什么要专门提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引用的文章有何用意。
(3)汪曾祺的作品语言看似平淡,实则醇厚。简要赏析文中划线语句。
①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②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4)《端午的鸭蛋》看似内容单一,实则蕴含多种情感内容,请联系全文探究。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文章结构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文章的体裁形式和章节结构,如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衔接和伏笔照应等.不同的体裁,结构形式也不同.二是指文章的内在联系和组织.文学作品,以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感情的变化过程为线索来谋篇布局的结构方式,称为纵式结构;按材料的性质来谋篇布局的结构,称为横式结构.提问方式:文章画线部分(第几段)在文中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规范回答:①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②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③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本文在内容上描写了端午节的生活气息和所酝酿的事件,在结构上,本文第一节的结构结构作用主要是为下文作铺垫.
(2)文章结构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文章的体裁形式和章节结构,如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衔接和伏笔照应等.不同的体裁,结构形式也不同.二是指文章的内在联系和组织.文学作品,以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感情的变化过程为线索来谋篇布局的结构方式,称为纵式结构;按材料的性质来谋篇布局的结构,称为横式结构.提问方式:文章画线部分(第几段)在文中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规范回答:①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②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③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题干表述为“作者为什么要专门提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这里实际上介绍了鸭蛋的基本特点,从反面烘托鸭蛋的名气广远,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3)这是一道分析语言特色类试题,这类试题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①语句的含义和作用.对文章的语句的作用和意义进行鉴赏. ②语言的特点.一般从准确简洁、清新明快、生动形象、浅显质朴等方面思考. ③语言的风格.有幽默、辛辣、自然和谐、含蓄、深刻等.④语言的技巧.多从修辞角度思考.⑤语言的作用.表达了什么意义,有何表达效果,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第①句用对比的手法,形象生动写出鸭蛋的润滑可口的特点;第②句通过几盒动作以及拟声词,形象别致的表现出筷子插进鸭蛋中的那种状态.
(4)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结合文本谈谈句子的内涵,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实现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本题主要侧重于对原文细致描绘,从而结合内容理解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怀念.


答案:
(1)风俗: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
作用:生动活泼的叙述,为下文重点描述端午节与鸭蛋有关的场景做铺垫或蓄势.
(2)原因:袁枚的文章客观真实地写出了高邮鸭蛋的优点(2分),
用意:从侧面印证家乡鸭蛋的名气之广,反映作者非常喜欢家乡的鸭蛋.(2分)
(3)①对比,比喻.生动突显了家乡咸鸭蛋的滑润,可口.暗含自豪之情.(写文白夹杂也对)(3分)
②“吱”,拟声词,形象地描摹出筷子扎进咸鸭蛋红油从中冒出来的动态,生动地写出了家乡咸鸭蛋的美味可口,让人垂涎欲滴.(每句1分)
(4)对童年快乐生活的怀念之情、对故乡的热爱和自豪之情、对故乡民俗民风的赞美之情、对质朴自然生活的眷念.(每点2分,三点即可.)
看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绿色食品标志有什么区别?一种是背景为绿,一种是线条为绿,二者意思一样吗?请详细解释。具有背景为绿的  2020-05-15 …

我的耳机线断了,是三根线,红,黄,蓝,我分别把颜色相同的线拧在了一起,可还是不能用,是不是得焊接才  2020-06-29 …

两个网线连接用接头好还是把线拧在一起用焊锡焊接好?为什么有人说用焊锡焊好呢?最好能说明原因什么样的  2020-07-03 …

当温度一定时,比较导线的电阻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导线的电阻大B.长度相同,粗导线的电阻大C  2020-07-03 …

一同学学习时台灯突然熄灭了,家里的其他电器仍正常工作,在家长的指导下更换台灯的灯泡。先将台灯的开关  2020-07-03 …

双绞线在连接中排列顺序出错会有什么影响?为什么要这样排列?8芯两两螺旋饶的原因是什么?8芯一对两根拧  2020-11-10 …

线性规划:某制药公司有三条生产线生产中成药产品.公司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某制药公司有三条生产线生产中成药  2020-12-01 …

数学问题急求解在线等5件产品中含有三件正品,随即抽取,试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分别求出直到取得正品为止所需  2021-01-04 …

在市集上常会见到一些小贩把一些商品摆在面前,离物品一定距离画一条直线,然后以1元钱2个圆竹圈卖给人,  2021-01-16 …

电工操作中规定不能把铜线和铝线拧在一起连接线路,这是因为()A.延伸性相差大,易折断B.铝线上的氧化  2021-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