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求诗经·北门与诗经·黄鸟的用韵格式“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这是诗经·北门的第一章。这里的“门殷贫艰”是文部,最
题目详情
求诗经·北门与诗经·黄鸟的用韵格式
“出自北门, 忧心殷殷, 终窭且贫, 莫知我艰。 已焉哉! 天实为之, 谓之何哉! ”这是诗经·北门的第一章。
这里的“门 殷 贫 艰”是文部,最后两句“为 何”是歌部
1.我知道这章的韵例是换韵,我想知道的是他是句尾韵还是句中韵呢?他的前四句是句尾韵,后两句是句中韵。我应该怎样描述这章的韵例呢?
2.他除“已焉哉”一句不押韵外其他都押韵,那他算句句押韵吗?
第二个问题是《秦风·黄鸟》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 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这章的棘,息,息,特是职部;穴,栗是质部;天,人,身是真部。
这章的韵例我知道是句尾韵的换韵,我想知道的是他的首句“交交黄鸟”没有入韵,因此不是首句入韵,他除了第一句“交交黄鸟”和第三句“谁从穆公”外都用韵,所以不是偶句韵,他也不是句句押韵,那他的韵例应该怎么说呢?
最后我想请问一下:如果一首诗是首句入韵的偶句韵,那么是不是只要说首句入韵,因而不要说是“首句入韵的偶句韵了?”
“出自北门, 忧心殷殷, 终窭且贫, 莫知我艰。 已焉哉! 天实为之, 谓之何哉! ”这是诗经·北门的第一章。
这里的“门 殷 贫 艰”是文部,最后两句“为 何”是歌部
1.我知道这章的韵例是换韵,我想知道的是他是句尾韵还是句中韵呢?他的前四句是句尾韵,后两句是句中韵。我应该怎样描述这章的韵例呢?
2.他除“已焉哉”一句不押韵外其他都押韵,那他算句句押韵吗?
第二个问题是《秦风·黄鸟》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 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这章的棘,息,息,特是职部;穴,栗是质部;天,人,身是真部。
这章的韵例我知道是句尾韵的换韵,我想知道的是他的首句“交交黄鸟”没有入韵,因此不是首句入韵,他除了第一句“交交黄鸟”和第三句“谁从穆公”外都用韵,所以不是偶句韵,他也不是句句押韵,那他的韵例应该怎么说呢?
最后我想请问一下:如果一首诗是首句入韵的偶句韵,那么是不是只要说首句入韵,因而不要说是“首句入韵的偶句韵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说说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关于《北门》,事实上“哉”与“之”押韵(《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之”部)。程俊英《诗经注析》训“为”为“歌”部,与“何”押韵,亦可参考。
先秦的韵部与后世差异甚大,且存在明显的方言差异,还有临韵借用的情况。例如“母”字,在《鄘风·蝃蝀》中押“鱼”部,与“雨”押,在《郑风·将仲子》中押“之”部,与“杞”押。
《诗经》的押韵方式没有统一标准,有的句句押,有的偶句押,有的抱韵,有的交韵,有的押句中韵。例如《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句中“乔”,“休”,“游”,“求”通押,“木”,“女”临韵。句尾两个“思”又押;中间换韵,句中“广”,“方”,“泳”,“永”通押。句尾“矣”“思”临韵。
所以恐怕韵例只能概括一般性质,具体诗则需要具体分析。
关于《北门》,事实上“哉”与“之”押韵(《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之”部)。程俊英《诗经注析》训“为”为“歌”部,与“何”押韵,亦可参考。
先秦的韵部与后世差异甚大,且存在明显的方言差异,还有临韵借用的情况。例如“母”字,在《鄘风·蝃蝀》中押“鱼”部,与“雨”押,在《郑风·将仲子》中押“之”部,与“杞”押。
《诗经》的押韵方式没有统一标准,有的句句押,有的偶句押,有的抱韵,有的交韵,有的押句中韵。例如《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句中“乔”,“休”,“游”,“求”通押,“木”,“女”临韵。句尾两个“思”又押;中间换韵,句中“广”,“方”,“泳”,“永”通押。句尾“矣”“思”临韵。
所以恐怕韵例只能概括一般性质,具体诗则需要具体分析。
看了求诗经·北门与诗经·黄鸟的用韵...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光滑斜面固定于水平面,滑块A、B叠放后一起冲上斜面,且始终保持相对静止,A上表面水平.光滑斜面固定于 2020-03-31 …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BC=10,点E、F分别是边BC,CD上一动点,且始终保持AE⊥ 2020-05-13 …
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碳酸钠且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时,用什么做指示剂 2020-05-16 …
苏轼王安石变法苏轼的“乌台诗案”,他反对王安石变法,不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吗?并且,他的诗词应该也是有 2020-06-04 …
天下有雪千山争渡作者是谁最近看到一首诗“天下有雪千山争渡,几曾见扁舟一叶,悠悠.我且拂袖,愿为佳人 2020-06-08 …
你知道诗的内容和作者吗?据传,清朝有位著名厨师,极善做菜,而且每道菜还要配上一句古人的诗句.有一次 2020-07-09 …
英语翻译以其浅而小者言之,则自其常视毋诳、男唯女俞之时,固已知而能之矣.知至至之,则由行此,而又知 2020-07-13 …
已知角α、β均是锐角,且α+β的终边与-280°终边相同,α-β的终边与670°终边相同,求α与β 2020-07-19 …
已知α、β都是锐角,且α+β的终边与-280°角的终边相同,α-β的终边与670°角的终边相同,求 2020-07-21 …
现有一个问题,求最终算法如有351元需要分给X组和Y组,但最终得到的数量必须是X组是Y组的两倍.也 2020-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