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两位同学用下面两套装置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装置均放在适宜环境中培养8~10h,两组装置中的石灰水都变混浊.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两组装置的石灰水混浊程度,装置1
题目详情
两位同学用下面两套装置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装置均放在适宜环境中培养8~10h,两组装置中的石灰水都变混浊.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两组装置的石灰水混浊程度,装置1______(高于、低于)装置2,产生酒精较多的是______(装置1、装置2).
(2)装置1中进入锥形瓶A的空气要经过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原因是______.
(3)装置2中锥形瓶D装配好后,不能立即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请分析原因______.
(4)引起两组实验结果差异的外界因素是______.
(5)一段时间后装置2中发生作用的总反应式为______.

(1)比较两组装置的石灰水混浊程度,装置1______(高于、低于)装置2,产生酒精较多的是______(装置1、装置2).
(2)装置1中进入锥形瓶A的空气要经过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原因是______.
(3)装置2中锥形瓶D装配好后,不能立即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请分析原因______.
(4)引起两组实验结果差异的外界因素是______.
(5)一段时间后装置2中发生作用的总反应式为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装置1中酵母菌主要进行有氧呼吸,装置2中酵母菌主要进行无氧呼吸,而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比无氧呼吸多,因此装置1中石灰水的混浊程度比装置2高;酒精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因此装置2中产生的酒精多.
(2)A瓶中是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其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排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装置2的锥形瓶D在封口初期存在少量氧气,这时立即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瓶中酵母菌可进行有氧呼吸,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因此装置2中锥形瓶D装配好后,不能立即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
(4)由图可知,引起两组实验结果差异的外界因素是氧气.
(5)一段时间后,装置2中酵母菌进行的是无氧呼吸,其总反应式
.
故答案为:
(1)高于 装置2
(2)排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装置2的锥形瓶D在封口初期存在少量氧气,这时立即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瓶中酵母菌可进行有氧呼吸,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4)氧气(浓度)
(5)
(2)A瓶中是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其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排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装置2的锥形瓶D在封口初期存在少量氧气,这时立即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瓶中酵母菌可进行有氧呼吸,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因此装置2中锥形瓶D装配好后,不能立即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
(4)由图可知,引起两组实验结果差异的外界因素是氧气.
(5)一段时间后,装置2中酵母菌进行的是无氧呼吸,其总反应式

故答案为:
(1)高于 装置2
(2)排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装置2的锥形瓶D在封口初期存在少量氧气,这时立即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瓶中酵母菌可进行有氧呼吸,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4)氧气(浓度)
(5)

看了 两位同学用下面两套装置探究酵...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已知向量a=(2,1),b=(x,y).(1)若x∈{-1,0,1,2},y∈{-1,0,1},求向 2020-03-30 …
求一数列.高2.a(n+1)=2an/2an+1已知a1=1a(n+1)=2an/2an+1求数列 2020-04-25 …
S=(1+1/1*2+(2+1/2*3)+(3+1/3*4)+...+(20+1/20*21)S= 2020-04-27 …
设函数f(x)=(2^x)/(1+2^x)-1/2,[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则函数y=[f( 2020-04-27 …
设函数f(x)=(1+1/n)的n次方(n∈正整数,n大于1,x∈r)1,对于任意x,证明(f(2 2020-05-14 …
几道数学计算题(请写过程)第一题1/2+(1/3+2/3)+(1/4+2/4+3/4)+…+(1/ 2020-05-16 …
已知数列{an}满足a1=1,nan+1=2(n+1)an(n∈N.)(1)求数列{an}的通项公 2020-08-03 …
(1)已知a+b=-c,则a(1/a+1/b)+b(1/a+1/c)+c(1/a+1/b)的值是多少 2020-10-31 …
计算一道数学题,(1+1/2)×(1+1/3)×(1+1/4)×(1+1/5)×(1+1/6)×(1 2020-11-30 …
观察下列等式:11×2=1−12,12×地=12−1地,1地×地=1地−1地,将以r三个等式两边分别 2020-1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