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旧太常钟磬皆设色,每三岁亲祠,则重饰之……翻译

题目详情
旧太常钟磬皆设色,每三岁亲祠,则重饰之……翻译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肃言:“旧太常钟磬皆设色,每三岁亲祠,则重饰之.岁既久,所涂积厚,声益不协.” 乃诏与李照、宋祁同按王朴律,即划涤考击,合以律准,试于后苑,声皆协.
这段话的意思是燕肃说:过去太常寺的钟磬(祭祀的主要礼器)上都涂有颜色.每隔三年举行祭祀,需要重新在装饰一遍.时间一长,(钟磬)上面的涂料越级越厚,原本的声音就是真了.(演奏出来的礼乐音调不协调).所以(按年头看应该是北宋仁宗年检)皇帝下诏,让李照宋祁按照王朴律(王朴是我国五代时期的著名律学家,他曾于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提出过一种律制,当时被称为“新法”,现在大家普遍称之为“王朴律”.王朴律是在三分损益生律法的基础上,采用加减进退法,稍近十二平均律的一种独特的生律法.)(予以矫正),清除多余的涂料,矫正了音准,(然后)在后苑试着演奏,(果然)乐曲听起来好听了.(这里的协,协,众之同和也.——东汉·许慎《说文》指的是音律和谐曲调优美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