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苏轼传熙宁四年,会上元敕府市浙灯,且令损价。轼疏言:“陛下岂以灯为悦?此不过以奉二宫注之欢耳。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以耳目不急之玩,夺其口体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苏轼传    熙宁四年,会上元敕府浙灯,且令损价。轼疏言:“陛下岂以灯为悦?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耳。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以耳目不急之玩,夺其口体必用之资。此事至小,体则甚大,愿追还前命。”即诏罢之。时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轼遂请外,通判杭州。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孽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选自《宋史•苏轼传》)【注】:二宫:指后宫的太后及皇后。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会上元敕府浙灯        市:购买
B.违制之,若自朝廷,谁敢不从 坐:犯罪
C.以诗托 讽:讽刺
D.以水之再至 虞:戒备
(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表现苏轼关爱百姓品质的一组是___
①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耳           ②每因法以便民
③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④率其徒持畚锸以出
⑤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   ⑥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
A.①②④B.①③⑥C.②③⑤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苏轼上书说,元宵节在皇宫举办灯会,无法让老百姓明晓其真正目的,应该撤回诏令。
B.司农擅造律法要处罚没能按时执行新政策的人,苏轼据理力争制止了对百姓的处罚。
C.突发水灾,苏轼誓与城共存亡,稳定民心,始终带领士卒修堤守城,保全了徐州。
D.苏轼写诗关注百姓疾苦,被断章取义、诬陷而入狱,后被贬黄州,自号“东坡居士”。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以耳目不急之玩,夺其口体必用之资。
②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讽:委婉暗示.译文为:用诗来委婉暗示.(2)C      ①是皇帝买灯的原因;④是卒长的行动;⑥是被贬后的生活.(3)B“擅造律法”错误,根据“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可知,此...
看了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苏轼...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