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国学是中国学问的根底.这个根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小学,一个是经学.经学就是“六经”,再扩展,是十三经.其实十三经已经推衍开了,基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阅读下面的文字,
  国学是中国学问的根底.这个根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小学,一个是经学.经学就是“六经”,再扩展,是十三经.其实十三经已经推衍开了,基本的还是“六经”.“乐经”不传,实际上是“五经”.就是《诗经》、《书经》、《周礼》、《周易》和《春秋》.这就是经学.汉代一大批注释、传疏、义证,晋唐又有一批,宋明又有一批.清代重新回过头来再注再疏. 后来的经学,不是经学的原典,而是经学史 .中国的经学在中国学术史上怎样流变,有汉宋之争,有明清之变.研究经学史,不了解清代学术不行,因为他们把字、词、义解释得更清楚了,汉宋儒的不少错误得到了纠正.不了解清代学者对经学的重新检讨研究,念字就会念错,发音就会不准确.对“五经”音义的校正,是清儒的一大贡献.
  宋代重视义理,也就是“六经”的义理和思想.濂、洛、关、闽四大家,基本上都回到“六经”,重构儒家的思想体系.重归“六经”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他们抓住了《周易》.所以朱子研究《易》,二程对《易》的研究极高深,张载也研究《易》.张载讲《易》是有名的,但在程颢、程颐面前,他主动让出一席之地.为什么清儒反宋?他们觉得宋儒讲空话.字音都没有念清楚,空谈义理,清儒就指出这个字那个字以前念错了.这样一种功夫,主要的研究对象是针对“六经”.清儒的原话,“ 读书必先识字 ”.你说“经”,是哪一本“经”?是古文还是今文?具体是哪一个文本?所以清儒的功夫在甄别和辨伪,目的是恢复“经”的本原.要恢复本原,必须有小学的功夫.小学的功夫就是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是认字,训诂学是释词,把字词的意思解释清楚.这还不行,还要懂音韵.说这个字,汉代这样读,宋代那样读,清代是这样读的.清儒把“六经”的字一个一个弄准确了.所以要说国学,最主要的应该是经学和小学.要懂经学,就得懂小学.小学是工具和路径,通经之路就走不过去,就没有能力研究经学.
1.下列对“读书必先识字”理由的说明,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朱子、二程等人在没有小学功夫的情况下研究《周易》,是空谈义理.
B.有了对经学字词义的大量注疏,才有可能去研究经学在中国学术史上的流变问题.
C.字音没有念清楚,字词意思没有解释清楚,就不能够恢复“经”的本原.
D.汉、晋唐、宋明注疏有不妥之处,汉宋儒在研究经学史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错误.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国学是中国学问的根底,而作为工具和路径的小学是经学的根底.
B.宋代学者从《周易》入手重归“六经”,以“六经”的义理和思想来重构儒家的思想体系.
C.清儒有着深厚的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功底,他们对“六经”的字逐一进行了校正.
D.只有纠正了“五经”音义中的错误,才能真正了解清代学者对经学研究的贡献.
3.结合上下文,指出作者认为“后来的经学,不是经学的原典,而是经学史”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
2.D
3.经过了后人不断的注释、传疏、义证;在中国学术史上经历了流变.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