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夏原吉,字维哲,其先德兴人。父时敏,官湘阴教谕,遂家焉。原吉早孤,力学养母。以乡荐入太学,选入禁中书制诰。诸生或喧笑,原吉危坐俨然。太祖诇而异之①,擢户部主

题目详情

夏原吉,字维哲,其先德兴人。父时敏,官湘阴教谕,遂家焉。原吉早孤,力学养母。 乡荐入太学,选入禁中书制诰。诸生或喧笑,原吉 危坐 俨然。太祖诇 异之 ,擢户部主事,成祖即位,转左侍郎。 浙西大水,有司治不效。永乐元年命原吉治之。原吉布衣徒步,日夜 经画 ,盛暑不张盖,曰:“ 民劳,吾何忍独适 。”事竣,还京师。

七年,帝北巡,命兼摄行在礼部、兵部、都察院事。有二指挥冒月廪,帝欲斩之。原吉曰:“非律也,假实为盗,将何以加?”乃止。……(宣宗)三年,从北巡。帝取原吉橐糗尝之,笑曰;“何恶也?”对曰:“军中犹有馁者。”帝命赐以大官之馔, 犒将士。 原吉有雅量,人莫能测其际 。同列有善, 采纳之。 或有小过,必为之掩覆。吏污所服金织赐衣,原吉曰:“勿怖,污可浣也。”又有污精微文书者,吏叩头请死。 原吉不问,自入朝引咎 ,帝命易之。吕震尝 原吉。震为子请官,原吉以震在“靖难”时有守城功,为之请。平江伯陈瑄初亦恶原吉,原吉 时时称瑄才。或问原吉:“量可学乎?”曰:“吾幼时,有犯未尝不怒。 始忍于色,中忍于心,久则无可忍矣 。”尝夜阅爰书 ,抚案而叹,笔欲下辄止。妻问之,曰:“此岁终大辟奏也 。”与同列饮他所,夜归值雪,过禁门,有欲不下者。原吉曰:“君子不可以冥冥堕行。”其慎如此。

[注]:①诇(xiòng):暗中观察 ②爰(yuán)书:记录囚犯口供的文书。③大辟:死刑。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原吉 危坐 俨然(端正地坐着) B.原吉布衣徒步,日夜 经画 (治理谋划)

C.吕震尝 原吉(排挤)    D.原吉 时时称瑄才(照顾)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乡荐入太学//木欣欣 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B.太祖诇 异之//青,取之于蓝 青于蓝

C.帝命赐以大官之馔, 犒将士// 君尝为晋君赐矣

D.同列有善, 采纳之//项伯 入见沛公

3.对文中划线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民劳,吾何忍独适?(理解:百姓劳苦,我怎么忍心独自安适?)

B.原吉有雅量,人莫能测其际。(理解:夏原吉有高雅气量,人们不能估测他的气量有多大。)

C.原吉不问,自入朝引咎。 (理解:夏原吉不追究,自己入朝请求辞职。)

D.始忍于色,中忍于心,久则无可忍矣。(理解:起初在脸色上忍耐,后来在内心忍耐,时间长了就没有需要忍耐的了。)

4.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夏原吉“有雅量”的一组是(  )

①盛暑不张盖 ②帝取原吉橐糗尝之,笑曰:“何恶也?” ③或有小过,必为之掩覆

④勿怖,污可浣也 ⑤原吉以震在“靖难”时有守城功,为之请 ⑥尝夜阅爰书,抚案而叹,笔欲下辄止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②⑤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原吉在太学读书被选入宫中写皇帝诏令,表现严肃认真,明太祖认为他与众不同,提拔他为户部主事。

B.夏原吉到浙西治理洪水,与民同劳苦。后来皇帝要将两个冒领俸米的禁卫军官斩首,夏原吉则直言劝谏皇帝应按法律办事。

C.夏原吉待人宽厚,能纳人之善,容人之过。对于反对自己的人,也能为他办该办的事,实事求是地称赞他的才能。

D.夏原吉在审阅判定死刑类案子时慎之又慎。一次外出饮酒,夜归遇雪,过宫门没下马,为此他检查了自己的行为。

6.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皇甫谧,汉太尉嵩曾孙也。所养叔母教曰: 昔孟母以三徙成子曾父以烹豚存教岂我居不卜邻何尔鲁之甚乎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年二十余就乡人席坦受书遭人而问少有宁日武帝借其书二车遂博览 。太子中庶子、议郎征并不就,终于家。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D(顾:反而) 2.D(A项第一个“以”是介词,因为;第二个“以”是连词,表修饰,地。B项第一个“而”是表示承接关系连词,第二个“而”是表示转折关系连词。C项第一个“且”是连词“并且”,第二个“且”是连词“况且”。D项两个“即”都是副词“就”) 3.C(应自己入朝把过失归到自己身上) 4.C(③④⑤都表现其“雅量”) 6.D(“过宫门没下马”误) 7.昔孟母以三徙成子/曾父以烹豚存教/岂我居不卜邻/何尔鲁之甚乎/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年二十余/就乡人席坦受书/遭人而问/少有宁日/武帝借其书二车/遂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