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魏晋南北期时期,家世门第的高低日益成为选官的标准,以致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靠门第世袭为官的士族日益腐败,缺

题目详情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期时期,家世门第的高低日益成为选官的标准,以致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靠门第世袭为官的士族日益腐败,缺乏行政能力,到南北期时已走向末路。

材料二科举入仕,是1300年间几乎所有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就像当代知识分子多数参加过高考一样,科举时代读书人从未应举的只是极少数。没有哪一种制度像科举制那样长久深刻地影响过当时的世道、人心和风俗。……了解科举是理解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研究中国古代教育史、政治史、文化史登堂入室的一把钥匙。

无论科举制与现代文官制度在考试内容和实施环境上有何根本差异,两者都采用公开考试、平等竞争的精神是相同的……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史不断证明,在重人情与关系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只有通过公平的考试竞争才能有效解脱人情困扰,才能较好地选拔人才。

——摘编自刘海峰《中国科举文化》

(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科举制度产生的背景。(4分)

(2)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当今社会对科举制进行研究的历史和现实价值。(要求:观点明确,试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8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背景:魏晋南北朝以来,士族依靠家世门第把持选官和朝政,政治极为腐败。(4分)(2)历史价值: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它是古代中国官方和民间交流的重要方式,利于现实社会的公平公正,对古代社...
看了(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古人曾说:“晋人书取韵,宋人书取意。”在此以王羲之和苏轼为例,探讨一  2020-05-14 …

陆游的诗该怎么解释呢?这首诗讲了什么意思呢?如下:闻义贵能徙,见贤思与齐.食尝甘脱粟,起不待鸣鸡.  2020-06-26 …

帮忙翻译一下晋献公以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大夫宫之奇谏曰:“不可。唇亡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  2020-07-12 …

对下列有关《入仕(做官)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认识不正确的是()朝代曹魏西晋东晋隋朝唐北宋  2020-07-28 …

对列有关《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朝代曹魏西晋东晋隋唐北宋比例26%  2020-07-28 …

大家都知道寒号鸟的故事,寒号鸟可悲的下场给我们的启发是①得过且过,不愿吃苦,最终将一事无成②自弃与自  2020-11-02 …

2009年9月,新晋商大会在太原举行,此次大会定位是天下晋商的年度盛会,新晋商群体联合发展的平台。宗  2020-11-11 …

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和热觉的部位B.冷觉  2020-11-23 …

“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这直接  2020-12-10 …

魏晋到隋之间,选拔官魏晋到隋之间,选拔官吏的方法是[]A.直接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B.直接从老百姓  2021-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