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孔子世家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孔子世家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孔子世家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孔子世家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 与闻国政三月,粥 [注] 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 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钮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孔子曰:“鲁今且郊,如致腾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桓子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腾俎于大夫。孔子遂行,宿乎屯。而师己送,曰:“夫子则非罪。”孔子曰:“吾歌可夫?”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师己反,桓子曰:“孔子亦何言?”师己以实告。桓子喟然叹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注]粥:通“鬻”,贩卖。 1.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不曰“乐其以贵 下人 ”乎 B.季桓子微服往观 再三 C.三日 不听 政 D.则吾犹 可以 止 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霸则吾地近 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 焉 B.沮之 而 不可,则致地——先自度其足 而 置之其坐 C.孔子遂行,宿 乎 屯——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 乎 吾 D.夫子罪我 以 群婢故也夫——即除魏阉废祠之址 以 葬之 3.下列句子中加线字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线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涂不拾 遗 A.驴不胜怒, 蹄 之 B.退而甘食其土之 有 C.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 穷 也 D.六王毕,四海 一 4.下面对文章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孔子做了大司寇以后,有喜色。门人批评了他,孔子没有接受批评,因为他认为自己高贵了,下人也会高贵。 B.孔子把鲁国治理得很好,齐国人很害怕,想送土地给鲁国,黎组提出不同意见,齐国国君采取了他的建议,先送女乐和纹马给鲁国。 C.齐国人用女乐迷惑鲁国国君,鲁国国君三日不理政务,祭祀时又不守礼制,孔子就离开了鲁国。 D.师己送走孔子后,把孔子走时的话告诉季桓子,季桓子叹息着说,孔子是怪罪“我”收下了齐国的女乐。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A 2.A 3.B 4.A 5.孔子参与国政三个月,贩卖猪羊的商人不敢哄抬物价;男女都分路行走;掉在路上的东西没有人捡拾;四方的旅客来到鲁国的城邑,不必向有司求情送礼,都给予接待和照顾,直到他们满意而归。 |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孔子活了多少岁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去世于公元前479年,所以他活了73虚岁,也就是72周岁 2020-04-07 …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昌平 2020-04-07 …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1.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2.公元前221年赢政统一六国3.公元2世纪三国建 2020-06-09 …
英语翻译过孔技术要求未注公差按GB/T1804-M未注外形倒角C1-C1.5,未注孔口倒角C1M孔 2020-06-16 …
英语翻译太史公叙帝王则曰“本纪”,公侯传国则曰“世家”,公卿特起则曰“列传”,此其例也.其列孔子为 2020-06-18 …
1.“三生有幸”系佛家所指那三生?A来生B后生C前三D天生E今生()2.将“千钧一发”中的“均”换 2020-07-09 …
机械工程关于孔的最大实体原则如Φ5(+0.1/0)对称度0.1最大实体原则那么以下哪种是对的?A当 2020-07-30 …
基准外径11.0+0/-0.018的圆柱与圆柱体上孔径为5.2++0.05的同心度检具设计公差及方 2020-07-30 …
孔子是世界公认的伟大教育家。孔子在教育领域取得的成就,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等的教育理论和教育 2020-12-10 …
历史上出现人口由黄河流域向江南大规模的迁移是在()①公元前5-公元前3世纪②公元3-5世纪③公元8- 2021-0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