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甲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乙中秋月(宋•晏殊)十轮①霜影②转庭梧,此

题目详情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甲】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乙】
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注释】①十轮:月光筛过梧桐影,落在地面就在叶影间成像,显得不止一轮。②霜影:月影。③羁人:旅人,在外漂泊之人。④隅:角落。⑤素娥:嫦娥。⑥玉蟾:月宫。
(1)请发挥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甲】诗前两句展现的画面。
(2)【甲】三、四两句的抒情很有特点,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问“秋思落谁家”。 晏殊的《中秋月》在抒情方式上有与其有相似之处,请你简要谈谈“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要注意诗句中的意象.句中庭月色,“地白”二字,使人不由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给人以积水空明,澄净素洁之感,沉浸在美的意境之中.从表面上看,“冷”写的是秋露之“冷”,实际表达了诗人客游他乡的孤寂、怅然的情怀.“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可描绘为:月光洒满庭院,如寒霜遍地,一片洁白,鸦鹊停止了聒噪,静静地栖息在树上.仰望明月,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悄无声息地沾湿了桂花树.(若理解成“露珠沾湿了诗人所在庭院中的桂花树”也可.)
(2)本题是对诗人情感的考查.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分析.
诗人明明是自己心中“怅恨”,却偏偏展开想像,清冷的月宫中,嫦娥在中秋之夜只能与孤零零的桂花树相伴,未必不感到遗憾和哀怨.这就把凄怆的游子心情(或漂泊的孤独之感)表达得含蓄委婉.
答案:
(1)月光洒满庭院,如寒霜遍地,一片洁白,鸦鹊停止了聒噪,静静地栖息在树上.仰望明月,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悄无声息地沾湿了桂花树.(若理解成“露珠沾湿了诗人所在庭院中的桂花树”也可.)
(2)诗人明明是自己心中“怅恨”,却偏偏展开想像,清冷的月宫中,嫦娥在中秋之夜只能与孤零零的桂花树相伴,未必不感到遗憾和哀怨.这就把凄怆的游子心情(或漂泊的孤独之感)表达得含蓄委婉.
译文:
   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阴里,鸦鹊先后进入了睡香,夜深了,秋露无声地打湿了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高悬,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之情会落到谁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