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霜天晓角•人影窗纱捷(宋)蒋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折则从他①折去;知折去,向谁家?檐牙②枝最佳,折时高折些。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边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霜天晓角•人影窗纱
捷(宋)蒋
    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折则从他折去;知折去,向谁家?檐牙枝最佳,折时高折些。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边斜。
    【注】①从他:听任他。②檐牙:高高翘起的屋角。
(1)词中的说话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分析。
(2)请简析这首词的语言特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要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需从人物的言行出发,分析言行背后的性格.如诗中写道“折则从他折去”,当有人来折花,主人公不急不恼,泰然处之,反映了她温和的性情.其他以此类推,不一一赘述.词是通过心理活动来反映另一个人物的行动的.起笔直白,“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看到纱窗上有个人影映在,她想:是谁到自家的院子里来折花?“折则从他折去”.如果想折,就要让折花人好好折去.“知折去、向谁家?”提出问题:这人是哪家人,要把花折到哪里去.“须插向、鬓边斜.”定折花人是女人,而家中的花,檐牙的树干高处的最好,索性把情况告诉她.要把好花插在鬓发旁边.在纱窗上的人影的动作中,看出折花者是一女性.折花者的动作也是借影子反映出来.而主人则也应是女性,而且是深居闺中的女性.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本诗的语言风格非常鲜明,通俗易懂、朴素自然.从具体的语句分析,不难得出结论.这是一首清新、活泼的小令.因受到当时新兴的散曲的影响,表现出散曲的白描、轻巧的特点,同时又保存了宋词的“骚雅”和疏淡.这首词是个很精致的作品.以散文化的特写,点出生活情景.描写人物的活动的心理较为含蓄.用词不精雕细琢,而崇尚自然,令人耳目一新.

答案:
(1)形象:①性格温和(可结合“折则从他折去”具体分析);②善良(可结合“折则从他折去”“檐牙枝最佳,折时高折些” 具体分析);③“细心”或“细腻”(可结合“是谁来折花”“知折去,向谁家”具体分析);④“爱美”或“品味高雅”(可结合“须插向,鬓边斜”等句子具体分析).
(2)语言特点:朴素自然(或通俗化、口语化).如“是谁来折花”“知折去,向谁家”“折时高折些”等语言,都是口语化的语句,明白晓畅,一看就懂.(答出语言特点,2分;能结合诗句分析,1分.)

译文:
人影映上窗纱,原来是:有人来摘花.折花,让他随便折吧!不要管--她摘了花去谁家!
告诉她:屋檐边那一枝,是最好的花,折的时候,折高一点;戴的时候,要在鬓边斜插.

赏析:
从词意看,这首词的主人公应是一位妇女.起句“人影窗纱”,点明她看见窗纱上映出人影.“是谁来折花?”她心里想,这是谁来折花呢?她没有怀疑这人会来干别的,首先想到的是来折花,则她爱花之心切,便可想而知.既然爱花,尤其爱自家的花,当然要护花而不愿让人攀折.但她转而又想,虽然不知来折花的是谁,可既来折花,想必也爱花,“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那就“折则从他折去”吧.况且“知折去、向谁家?”如果送到爱花、惜花的人家,岂不是花得其所、花得其人了吗.上片,写发觉折花人时的思想活动.
下片承前,写交代折花人折、插的具体方法.这时,女主人干脆发话了:“檐牙,枝最佳.折时高折些.”她告诉折花人,靠近屋檐边的花枝最好,折时要把手伸得高些.从这番话中可知,女主人对家中的花枝多么熟悉;生怕别的花枝被损害,又是多么怜爱.及至折花人折完花即将离去时,女主人还向折花人说道:“须插向,鬓边斜.”言这些好花最适合美人插戴,“花面交相映”,方能相得益彰.只是戴的时候,要斜着插在鬓边,才更显得别有风韵.女主人交代别人如此插法,则表明她自己必然是这样插惯了的,是非常欣赏这种插法的.
这首词反映了妇女爱花、爱美的思想和表现,写得极有层次:从“见影”到“猜想”,到“发言”;女主人和折花人由对立(一防一折)到统一(女主人同意折花人折花,并告诉他什么地方花好,怎样来折,怎样去插).值得注意的是,在一首短词中先后用了7个“折”字.其实,这是词人有意这样安排的.在中国诗歌领域的创作中,运用“重复”这一修辞方法,增强语言的复沓美,是屡见不鲜的.单以词而论,如王观的《卜算子》下片“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便是明证,四句中便用了三个“春”字.
这是一首极有韵味的小令.词人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一件小事的描述,反映了他的近乎童心的情趣.辛弃疾《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下片云:“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中闲看.”两首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也有颇异其趣的一面:都表现了作者某种童心未泯、热爱生活的情趣,但一是单纯的旁观者,一是积极的参与者,就富有人情味一端而言,此词更能贴近生活,因而更能引人入胜.通首皆用通俗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更使作品写得异乎寻常的生动活泼.
看了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禹说:“谢谢大家对我的关心,但我不能回家去.你们也有父母妻儿,可能有的也在生病,要是大家都回家去看  2020-05-14 …

帮我分析一下,一个句子(我不是中国人,谁来帮帮我)这是环保法的第六十七条下面有原文,我要问的是下面  2020-05-16 …

英语翻译古色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今年花落色未改,明年花开谁复在?昔时松柏化枯柴,旧日桑田成  2020-06-03 …

花开花落花似花,人来人往人非人.来自哪里?作者是谁?  2020-06-04 …

《迎春乐》宇文虚中——解析?宝幡花彩胜堆金花缕,双燕花钗头舞花.人间要识春来处.天际雁,江边树.国  2020-06-22 …

幸福是什么?我从小到大不知道什么幸福,没有母爱,没有父爱,现在都快30了还是孤单的一个人,谁来告诉  2020-07-13 …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霜天晓角·人影窗纱(宋)蒋捷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折则从他①折  2020-11-13 …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霜天晓角•人影窗纱捷(宋)蒋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折则从他①折去;知折  2020-11-13 …

《清明雨上》里“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这句好像有问题,,清明有菊花吗..........谁来  2020-11-26 …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三明3000余亩的回瑶油桃花盛开,吸引踏青的人们来此赏花.一朵朵  2020-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