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1)材料一体现了商鞅的什么思想?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商鞅所处的
题目详情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
(1)材料一体现了商鞅的什么思想?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商鞅所处的战国时代有哪些特点?
材料二
鲜卑与汉姓对照表

(2)依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改革的内容.除此之外,请再写出一项其改革的内容.
(3)对于上述两次改革的影响问题,史学界曾有这样的认识:商鞅遭车裂而死,有人据此说变法失败了;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导致了鲜卑族灭亡,是历史的倒退.你是如何认识的?(选择其中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认识即可,6分)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
(1)材料一体现了商鞅的什么思想?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商鞅所处的战国时代有哪些特点?

材料二
鲜卑与汉姓对照表
鲜卑姓 | 汉姓 | 鲜卑姓 | 汉姓 |
拓跋 | 元 | 贺涞 | 贺 |
丘穆陵 | 穆 | 独孤 | 刘 |
步六孤 | 陆 | 贺楼 | 楼 |

(2)依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改革的内容.除此之外,请再写出一项其改革的内容.
(3)对于上述两次改革的影响问题,史学界曾有这样的认识:商鞅遭车裂而死,有人据此说变法失败了;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导致了鲜卑族灭亡,是历史的倒退.你是如何认识的?(选择其中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认识即可,6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材料“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说治理国家不一定用一种办法,只要有利于国家,不必沿袭古代的制度,这体现了商鞅变革的思想.商鞅所处的战国时代,政治上,是一个大变革时期,七雄并立争霸,战争频繁;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使用和推广,出现了大量的私田,奴隶制土地国有制逐渐瓦解;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由“鲜卑与汉姓对照表”可看出,孝文帝改革采用汉姓;另外,他又采取了说汉话;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官职;学习汉族的礼法等措施.
(3)对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要客观的评价,要看改革是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商鞅遭车裂而死,有人据此说变法失败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商鞅虽然被处死了,但变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所以说,变法成功了.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导致了鲜卑族灭亡,是历史的倒退,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孝文帝汉化改革虽然使鲜卑族缺少了勇武之气,实际上是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过程,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少数民族的发展,不是倒退,而是历史的进步,鲜卑族并没有消亡,而是融合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故答案为:
(1)体现了“变革”的思想.特点: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七雄并立,战争频繁;铁农具和牛耕使用和推广,出现了私田;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
2.改汉姓;穿汉服.说汉话;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官职;学习汉族的礼法.
3.商鞅遭车裂而死,有人据此说变法失败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商鞅虽然被处死了,但变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所以说,变法成功了.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导致了鲜卑族灭亡,是历史的倒退,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孝文帝汉化改革实际上是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过程,不是倒退,而是历史的进步,鲜卑族并没有消亡,而是融合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所以说,孝文帝改革是历史的进步.
(2)由“鲜卑与汉姓对照表”可看出,孝文帝改革采用汉姓;另外,他又采取了说汉话;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官职;学习汉族的礼法等措施.
(3)对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要客观的评价,要看改革是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商鞅遭车裂而死,有人据此说变法失败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商鞅虽然被处死了,但变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所以说,变法成功了.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导致了鲜卑族灭亡,是历史的倒退,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孝文帝汉化改革虽然使鲜卑族缺少了勇武之气,实际上是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过程,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少数民族的发展,不是倒退,而是历史的进步,鲜卑族并没有消亡,而是融合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故答案为:
(1)体现了“变革”的思想.特点: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七雄并立,战争频繁;铁农具和牛耕使用和推广,出现了私田;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
2.改汉姓;穿汉服.说汉话;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官职;学习汉族的礼法.
3.商鞅遭车裂而死,有人据此说变法失败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商鞅虽然被处死了,但变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所以说,变法成功了.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导致了鲜卑族灭亡,是历史的倒退,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孝文帝汉化改革实际上是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过程,不是倒退,而是历史的进步,鲜卑族并没有消亡,而是融合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所以说,孝文帝改革是历史的进步.
看了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2020-04-05 …
改革是社会前进的动力。请结合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完成下面的题目。(1)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 2020-04-05 …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 2020-05-13 …
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不给,回答就回答,不回答拉倒,我也不差你这一个答案! 2020-05-23 …
不放回抽样为什么不用组合不妨回抽样概率计算用排列算的为什么不能用组合算. 2020-06-23 …
结合商鞅变法的影响谈谈你对商鞅变法的认识 2020-07-16 …
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回答:在商鞅变法后,某位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那么他最合法的途径是什 2020-11-06 …
改革是社会前进的动力。请结合商鞅变法,完成下面的题目。(1)商鞅变法发生在什么朝代?(2)商鞅变法是 2020-11-27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9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2020-12-14 …
结合商鞅变法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农民想获得爵位最好的途径是什么?(2)指出商鞅 2021-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