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既有刀光剑影,更有流传千古的民族和谐相处。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

题目详情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既有刀光剑影,更有流传千古的民族和谐相处。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   
--《全球通史》材料二:“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董必武《谒昭君墓》材料三:从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到几百万,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互相影响。
材料四:
原姓改姓原姓改姓
拓跋贺赖
丘穆陵独孤
步六孤贺楼
请回答:
(1)材料一的“皇帝”指的是谁?他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史实?它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这一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中,有两个民族建立政权并先后统一过黄河流域,请分别写出这两个民族和其所建政权的名称?
(4)材料四反映的是哪次改革?除材料二反映的改革措施外,请再举出这次改革中的两例措施。这些改革措施有什么重大作用?
(5)纵观秦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你认为历史上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材料一中“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反映的是秦始皇修筑长城.材料一中的皇帝是指秦始皇.他修筑长城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抵御匈奴.但是,修筑长城虽然在一定程度加上抵御了匈奴的南下掠夺,但也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给老百姓带来了痛苦和灾难.
(2)材料二中“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反映的是昭君出塞.公元前1世纪中期,汉元帝把宫女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使汉匈边境安定了较长一段时间.王昭君和呼韩邪单于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3)东汉末年以来,陆续内迁到黄河流域一带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其中,氐族建立的前秦和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曾统一黄河流域.
(4)材料四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将鲜卑贵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拔改为姓元的改革措施.孝文帝还规定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程度,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5)纵观秦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可以看出我国民族关系虽然偶有战争,但发展的主流是和睦相处、友好交流;民族平等,友好交往.
故答案为:
(1)秦始皇(嬴政);抵御匈奴.
(2)昭君出塞;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3)氐:前秦;鲜卑:北魏.
(4)北魏孝文帝改革;采用汉族官制律令、说汉语、穿汉服、与汉族通婚、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
(5)和睦相处、友好交流;民族平等,友好交往.(符合题意的其他表述也行)
看了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既有刀光...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万里长城我国北方自古有匈奴之患.燕赵诸国筑城以防之,各保疆土,不相联属(音嘱).及始皇伐匈  2020-06-20 …

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反映人类社会的进步。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在我国古代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  2020-07-25 …

看图:请回答:(1)在图中填写出战国七雄的名称。(2)看图回答,秦始皇派大将谁修筑了长城?写出秦长城  2020-11-13 …

在我国的远古传说中,大禹治水成功,树立了正在人民心中的威信.又说禹家里很富有,其父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财  2020-11-22 …

五马街是温州城市商业文化的重要标志。它在建筑上吸收了西洋风格,在布局上融合了中国传统喜庆文化元素,彰  2020-11-28 …

在古代,人们为了及时将边关的信息传递给其他人要筑很高的烽火台。若一旦边关有战事,烽火台上的士兵就点起  2020-12-15 …

我们已经学习了《长城》专题,知道了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修筑了,明代也曾大规模地修建过长城,那你知  2021-01-18 …

我们学习了《长城》专题,知道了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修筑了,明代也曾大规模地修建过长城,那你知道长  2021-01-18 …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长城》专题,知道了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修筑了,明代也曾大规模地修建过长城,那  2021-01-18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阴山以北筑城障的事,《史记·匈奴传》有如此的记载:太初四年“  2021-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