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既有刀光剑影,更有流传千古的民族和谐相处。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

题目详情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既有刀光剑影,更有流传千古的民族和谐相处。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   
--《全球通史》材料二:“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董必武《谒昭君墓》材料三:从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到几百万,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互相影响。
材料四:
原姓改姓原姓改姓
拓跋贺赖
丘穆陵独孤
步六孤贺楼
请回答:
(1)材料一的“皇帝”指的是谁?他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史实?它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这一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中,有两个民族建立政权并先后统一过黄河流域,请分别写出这两个民族和其所建政权的名称?
(4)材料四反映的是哪次改革?除材料二反映的改革措施外,请再举出这次改革中的两例措施。这些改革措施有什么重大作用?
(5)纵观秦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你认为历史上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材料一中“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反映的是秦始皇修筑长城.材料一中的皇帝是指秦始皇.他修筑长城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抵御匈奴.但是,修筑长城虽然在一定程度加上抵御了匈奴的南下掠夺,但也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给老百姓带来了痛苦和灾难.
(2)材料二中“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反映的是昭君出塞.公元前1世纪中期,汉元帝把宫女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使汉匈边境安定了较长一段时间.王昭君和呼韩邪单于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3)东汉末年以来,陆续内迁到黄河流域一带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其中,氐族建立的前秦和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曾统一黄河流域.
(4)材料四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将鲜卑贵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拔改为姓元的改革措施.孝文帝还规定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程度,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5)纵观秦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可以看出我国民族关系虽然偶有战争,但发展的主流是和睦相处、友好交流;民族平等,友好交往.
故答案为:
(1)秦始皇(嬴政);抵御匈奴.
(2)昭君出塞;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3)氐:前秦;鲜卑:北魏.
(4)北魏孝文帝改革;采用汉族官制律令、说汉语、穿汉服、与汉族通婚、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
(5)和睦相处、友好交流;民族平等,友好交往.(符合题意的其他表述也行)
看了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既有刀光...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首先,在我看来,通过最近两年的讨论已经完全站住脚的观点是:欧洲的核心区  2020-05-14 …

帮忙审下作文题~实践体验,快乐成长取材学生实践活动过程反映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快乐和增长才干的题材.是  2020-05-21 …

文言文梁上君子练习呼命子孙命:含义它义:例句出处他义例句出处然此当由贫困当:含义他义同上他义他义还  2020-07-08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在部落联盟会议上提出后继人问题,有人推荐共工,尧虽不同意,  2020-07-16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在部落联盟会议上提出后继人问题,有人推荐共工,尧虽不同意,  2020-07-16 …

材料一:真正的伟人受到人们的尊敬,不仅仅在于他们的贡献巨大,还在于他们的平易近人。而有些人自以为了不  2020-11-05 …

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协定签字之后,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才被叫进会议厅,英国首  2020-11-07 …

一个关于睚眦必报典故出处一个人很恨某人,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有一天一起吃饭,我看中了一块儿肉,还没夹  2020-11-10 …

材料一:在影视歌坛中,我最喜欢周杰伦。他是偶像派歌星,让人觉得明快、青春有活力,同时我还喜欢他的身材  2020-12-16 …

为什么我压物体无论压力多大,他还是处于静止状态而向上抛一个物体,他在某一处的速度为0之后还是会做匀加  2020-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