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2010•泉州)上完体育课后,小强同学往一瓶矿泉水中加入一片“泡腾片”(其商标部分内容如图所示).立即产生大量气泡,片刻成为一瓶可口的饮料,这引起了身边同学极大兴趣,于
题目详情
(2010•泉州)上完体育课后,小强同学往一瓶矿泉水中加入一片“泡腾片”(其商标部分内容如图所示).立即产生大量气泡,片刻成为一瓶可口的饮料,这引起了身边同学 极大兴趣,于是大家决定对其进行如下的探究:

探究活动一:泡腾片的发泡原理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与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柠檬酸是一种酸.
【进行实验】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当观察到______时,说明碳酸氢钠会与稀盐酸反应.联想到已学过的化学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试写出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结论】由实验可知:泡腾片放入水中的发泡原理是小苏打与配料中的______反应的结果.
探究活动二: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提出问题】NaHCO3和Na2CO3与盐酸反应都会生成CO2,那么两者的热稳定性又如何?
【进行猜想】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差,受热都会发生分解反应.
【设计并进行实验】为验证猜想,同学们设计了下图装置并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
①装有NaHCO3的小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
②烧杯C、D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但是有烧杯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充分加热后,大试管中的固体无明显变化,小试管中仍有少量白色固体残留.
【实验结论】NaHCO3受热会分解,生成水、______和一种白色固体,而Na2CO3受热不分解,因此,以上猜想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写出烧杯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
【交流与讨论】根据反应物的组成元素,同学们认为残留的白色固体可能是Na2CO3或NaOH中的一种,为检验该白色固体,小强设计了如下方案:
Ⅰ.往残留固体中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判断白色固体是否为Na2CO3.
Ⅱ.将残留固体溶于水后,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判断白色固体是否为NaOH.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方案Ⅱ不行,理由是______.
小强通过方案Ⅰ的实验得出白色固体是Na2CO3,若让你用另一种试剂来验证Na2CO3,你会选用______试液.
【拓展与应用】
①Na2CO3固体混有少量NaHCO3,可采用______(填序号)的方法除去.
A.加盐酸 B.通入CO2 C.加热
②保存该泡腾片应注意______.

探究活动一:泡腾片的发泡原理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与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柠檬酸是一种酸.
【进行实验】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当观察到______时,说明碳酸氢钠会与稀盐酸反应.联想到已学过的化学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试写出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结论】由实验可知:泡腾片放入水中的发泡原理是小苏打与配料中的______反应的结果.
探究活动二: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提出问题】NaHCO3和Na2CO3与盐酸反应都会生成CO2,那么两者的热稳定性又如何?
【进行猜想】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差,受热都会发生分解反应.
【设计并进行实验】为验证猜想,同学们设计了下图装置并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
①装有NaHCO3的小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
②烧杯C、D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但是有烧杯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充分加热后,大试管中的固体无明显变化,小试管中仍有少量白色固体残留.
【实验结论】NaHCO3受热会分解,生成水、______和一种白色固体,而Na2CO3受热不分解,因此,以上猜想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写出烧杯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
【交流与讨论】根据反应物的组成元素,同学们认为残留的白色固体可能是Na2CO3或NaOH中的一种,为检验该白色固体,小强设计了如下方案:
Ⅰ.往残留固体中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判断白色固体是否为Na2CO3.
Ⅱ.将残留固体溶于水后,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判断白色固体是否为NaOH.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方案Ⅱ不行,理由是______.
小强通过方案Ⅰ的实验得出白色固体是Na2CO3,若让你用另一种试剂来验证Na2CO3,你会选用______试液.
【拓展与应用】
①Na2CO3固体混有少量NaHCO3,可采用______(填序号)的方法除去.
A.加盐酸 B.通入CO2 C.加热
②保存该泡腾片应注意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探究活动一】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会看到锥形瓶中有气泡冒出,气球胀大,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泡腾片放入水中的发泡原理是小苏打与配料中的柠檬酸反应的结果.
故答案为:产生大量气泡,气球胀大,NaHCO3+HCl=NaCl+H2O+CO2↑.柠檬酸.
【探究活动二】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现象推断,NaHCO3受热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而Na2CO3受热不分解,因此,以上猜想 错误.烧杯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交流与讨论】Ⅱ:因为碳酸氢钠溶液也是呈碱性的,所以不能根据酚酞变红色来推断一定是氢氧化钠.
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可知,鉴别碳酸盐可以用钙离子来检验,所以可以加入氢氧化钙溶液.
【拓展与应用】
①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故可采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2CO3固体混有少量NaHCO3.
②由于碳酸氢钠不稳定,所以保存时要密闭、放在阴凉处.
故答案为:【实验结论】二氧化碳,错误 Ca(OH)2+CO2═CaCO3↓+H2O.
【交流与讨论】Ⅱ.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
Ca(OH)2.
【拓展与应用】
①C
②防潮防晒.
故答案为:产生大量气泡,气球胀大,NaHCO3+HCl=NaCl+H2O+CO2↑.柠檬酸.
【探究活动二】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现象推断,NaHCO3受热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而Na2CO3受热不分解,因此,以上猜想 错误.烧杯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交流与讨论】Ⅱ:因为碳酸氢钠溶液也是呈碱性的,所以不能根据酚酞变红色来推断一定是氢氧化钠.
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可知,鉴别碳酸盐可以用钙离子来检验,所以可以加入氢氧化钙溶液.
【拓展与应用】
①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故可采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2CO3固体混有少量NaHCO3.
②由于碳酸氢钠不稳定,所以保存时要密闭、放在阴凉处.
故答案为:【实验结论】二氧化碳,错误 Ca(OH)2+CO2═CaCO3↓+H2O.
【交流与讨论】Ⅱ.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
Ca(OH)2.
【拓展与应用】
①C
②防潮防晒.
看了(2010•泉州)上完体育课后...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在一张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的纸片上,有一个半径为R的小圆孔,随机向纸片上投掷一粒沙子若沙子恰好从圆孔 2020-04-08 …
先挂上两个一样没充气的气球,此时如果木棍没有平衡你会怎么做问题2左边的气球充气后,结果是木先挂上两 2020-05-14 …
桌面上放有四张大小不同的正方形纸片边长分别为2,3,4,5,若分别取走边长为2,3,4,5的正方形 2020-06-11 …
有5瓶维生素片,其中一瓶少了2片,如果用天平秤,每次天平两边各放1瓶,至少称次才能保证找到少药片的 2020-06-16 …
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一个锐角等于60°的菱形纸片,小芳同学将一个三角形纸片的一个顶点与 2020-07-21 …
把一张边长94.2厘米的正方形铁片,卷成一个圆筒(不留接头),另配一个圆形的底面做成一个圆柱形小铁 2020-07-21 …
如图,甲类纸片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乙类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丙类是长宽分别为2和1的矩形.现有甲类纸片 2020-12-21 …
如图是用若干张卡片拼成的一个长方形,其中边长为a的正方形卡片用1张,边长为b的正方形卡片用2张,长为 2020-12-21 …
1.有一些数字卡片,上面写得数是3的倍数或4的倍数,其中3的倍数卡片占2/3,4的倍数卡片占3/4, 2020-12-23 …
1、有一久置于潮湿空气里表面已经氧化成Fe2O3的铁片10.0克,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全部溶解并放出 202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