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2010•泉州)上完体育课后,小强同学往一瓶矿泉水中加入一片“泡腾片”(其商标部分内容如图所示).立即产生大量气泡,片刻成为一瓶可口的饮料,这引起了身边同学极大兴趣,于
题目详情
(2010•泉州)上完体育课后,小强同学往一瓶矿泉水中加入一片“泡腾片”(其商标部分内容如图所示).立即产生大量气泡,片刻成为一瓶可口的饮料,这引起了身边同学 极大兴趣,于是大家决定对其进行如下的探究:

探究活动一:泡腾片的发泡原理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与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柠檬酸是一种酸.
【进行实验】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当观察到______时,说明碳酸氢钠会与稀盐酸反应.联想到已学过的化学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试写出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结论】由实验可知:泡腾片放入水中的发泡原理是小苏打与配料中的______反应的结果.
探究活动二: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提出问题】NaHCO3和Na2CO3与盐酸反应都会生成CO2,那么两者的热稳定性又如何?
【进行猜想】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差,受热都会发生分解反应.
【设计并进行实验】为验证猜想,同学们设计了下图装置并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
①装有NaHCO3的小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
②烧杯C、D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但是有烧杯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充分加热后,大试管中的固体无明显变化,小试管中仍有少量白色固体残留.
【实验结论】NaHCO3受热会分解,生成水、______和一种白色固体,而Na2CO3受热不分解,因此,以上猜想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写出烧杯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
【交流与讨论】根据反应物的组成元素,同学们认为残留的白色固体可能是Na2CO3或NaOH中的一种,为检验该白色固体,小强设计了如下方案:
Ⅰ.往残留固体中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判断白色固体是否为Na2CO3.
Ⅱ.将残留固体溶于水后,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判断白色固体是否为NaOH.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方案Ⅱ不行,理由是______.
小强通过方案Ⅰ的实验得出白色固体是Na2CO3,若让你用另一种试剂来验证Na2CO3,你会选用______试液.
【拓展与应用】
①Na2CO3固体混有少量NaHCO3,可采用______(填序号)的方法除去.
A.加盐酸 B.通入CO2 C.加热
②保存该泡腾片应注意______.

探究活动一:泡腾片的发泡原理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与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柠檬酸是一种酸.
【进行实验】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当观察到______时,说明碳酸氢钠会与稀盐酸反应.联想到已学过的化学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试写出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结论】由实验可知:泡腾片放入水中的发泡原理是小苏打与配料中的______反应的结果.
探究活动二: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提出问题】NaHCO3和Na2CO3与盐酸反应都会生成CO2,那么两者的热稳定性又如何?
【进行猜想】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差,受热都会发生分解反应.
【设计并进行实验】为验证猜想,同学们设计了下图装置并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
①装有NaHCO3的小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
②烧杯C、D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但是有烧杯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充分加热后,大试管中的固体无明显变化,小试管中仍有少量白色固体残留.
【实验结论】NaHCO3受热会分解,生成水、______和一种白色固体,而Na2CO3受热不分解,因此,以上猜想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写出烧杯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
【交流与讨论】根据反应物的组成元素,同学们认为残留的白色固体可能是Na2CO3或NaOH中的一种,为检验该白色固体,小强设计了如下方案:
Ⅰ.往残留固体中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判断白色固体是否为Na2CO3.
Ⅱ.将残留固体溶于水后,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判断白色固体是否为NaOH.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方案Ⅱ不行,理由是______.
小强通过方案Ⅰ的实验得出白色固体是Na2CO3,若让你用另一种试剂来验证Na2CO3,你会选用______试液.
【拓展与应用】
①Na2CO3固体混有少量NaHCO3,可采用______(填序号)的方法除去.
A.加盐酸 B.通入CO2 C.加热
②保存该泡腾片应注意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探究活动一】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会看到锥形瓶中有气泡冒出,气球胀大,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泡腾片放入水中的发泡原理是小苏打与配料中的柠檬酸反应的结果.
故答案为:产生大量气泡,气球胀大,NaHCO3+HCl=NaCl+H2O+CO2↑.柠檬酸.
【探究活动二】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现象推断,NaHCO3受热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而Na2CO3受热不分解,因此,以上猜想 错误.烧杯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交流与讨论】Ⅱ:因为碳酸氢钠溶液也是呈碱性的,所以不能根据酚酞变红色来推断一定是氢氧化钠.
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可知,鉴别碳酸盐可以用钙离子来检验,所以可以加入氢氧化钙溶液.
【拓展与应用】
①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故可采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2CO3固体混有少量NaHCO3.
②由于碳酸氢钠不稳定,所以保存时要密闭、放在阴凉处.
故答案为:【实验结论】二氧化碳,错误 Ca(OH)2+CO2═CaCO3↓+H2O.
【交流与讨论】Ⅱ.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
Ca(OH)2.
【拓展与应用】
①C
②防潮防晒.
故答案为:产生大量气泡,气球胀大,NaHCO3+HCl=NaCl+H2O+CO2↑.柠檬酸.
【探究活动二】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现象推断,NaHCO3受热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而Na2CO3受热不分解,因此,以上猜想 错误.烧杯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交流与讨论】Ⅱ:因为碳酸氢钠溶液也是呈碱性的,所以不能根据酚酞变红色来推断一定是氢氧化钠.
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可知,鉴别碳酸盐可以用钙离子来检验,所以可以加入氢氧化钙溶液.
【拓展与应用】
①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故可采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2CO3固体混有少量NaHCO3.
②由于碳酸氢钠不稳定,所以保存时要密闭、放在阴凉处.
故答案为:【实验结论】二氧化碳,错误 Ca(OH)2+CO2═CaCO3↓+H2O.
【交流与讨论】Ⅱ.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
Ca(OH)2.
【拓展与应用】
①C
②防潮防晒.
看了(2010•泉州)上完体育课后...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确认,在实施管道改造时,由于操作失误,导致 2020-05-02 …
如图为一种设计中的牲畜饮水用自动装置.底盖A平时顶住水箱的出水口,一旦饮水槽水位下降,浮子受到的浮 2020-06-20 …
图所示为是一种设计中的牲畜饮水自动装置,底盖A平时顶住水箱的出水口,一旦饮水槽中水往下降,浮子受到 2020-06-20 …
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A.喝可乐饮料,进入胃中B.口服治疗感冒的药片C.精子进 2020-07-14 …
图1是开启后的可口可乐饮料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可口可乐饮料通过图2的装置后颜色被除去,其 2020-11-02 …
图1是开启后的可口可乐饮料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打开可口可乐瓶盖时,饮料会自动喷出.这说明气 2020-11-03 …
可乐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要证明这种气体的存在,可将可乐饮料中的气体A.收集在集气瓶中,用燃着的火 2020-11-03 …
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A.喝可乐饮料,进入胃中B.口服治疗感冒的药片C.精子进入 2020-12-22 …
小阳在利用吸管喝饮料时认为“饮料是靠嘴的吸力进入口中的,而不是靠大气压进入口中的”,而小明认为他的说 2020-12-24 …
小阳在利用吸管喝饮料时认为“饮料是靠嘴的吸力进入口中的,而不是靠大气压进入口中的”,而小明认为他的说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