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二)永远的太老师沈从文徐城北①我母亲年轻时曾得到两位文学前辈的提携,并与他们保持着终生友谊。一位是叶圣陶,另一位是沈从文。所以,我很小就接触到了太老师沈从文。②

题目详情
(二)永远的太老师沈从文
徐城北
①我母亲年轻时曾得到两位文学前辈的提携,并与他们保持着终生友谊。一位是叶圣陶,另一位是沈从文。所以,我很小就接触到了太老师沈从文。
②对叶老我一直称“叶爷爷”,因为叶至善比我父母小不了几岁。但我幼年起就遵命称沈老为 “伯伯”,主要因沈老结婚晚,他的两个儿子比我也大不了几岁,小时候一起玩过的。叶老与我父母认识得早,沈老与我父母相交得深。沈伯伯内心深处经常是痛苦的,所以他也特别能理解他人的痛苦。比如对我因父母的缘由在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就在升学与就业问题上遇到大坎坷,别人要么不说,要么劝我多多忍耐,而沈伯伯则鼓励我:“趁家里还有饭吃,就抓紧年轻时光好好读书。现在读还能记得住,等老来再读就晚了。”他本人就带头“带”我,开列了许多关于青铜器的善本书目,叫我到北京图书馆去“啃”。我还算是耐得住寂寞的,早饭后就进门,晚饭前才把书存在柜台,次日再接着“啃”。白天我出来“放风”,跑到图书馆东边玉石栏杆之内,朝着北海那边喊嗓子。
③钻研了一段时间的青铜器,实在太寂寞了,我鼓足勇气向沈老“告退”。沈老表示理解,说:“看来你还是爱你的京戏,那就好好钻研它吧。”沈老当晚留我在他家吃饭,饭后我坐在他家门槛上。他指着天上几颗最大的星星说:“这是巴金,那是茅盾,再一颗是冰心……”我问:“您呢?”他举起小小的右手一摇:“哪里,我不过是博物馆一名小小的讲解员……”还说,“你喜欢文学,当然好; 但不能光图文字漂亮,首先要朴素,朴素了才准确,这方面要学(汪)曾祺……
④1965年我离开北京去了新疆,次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随后沈伯伯去了湖北干校,他夫人也去了同一所干校,在菜班当班长,两人不在一起。沈老每天提着饭盒去附近一个小学食堂打饭,路上看看天空的大雁,再望望水中的游鱼,心中感慨无限,回到独居的草棚就用毛笔写成书信,然后从湖北寄给新疆的我。我读过后再转寄给湖北的父母。为什么要这么费事地转?为了安全。我在新疆,旁边没人能认识沈老的毛笔字,甚至没人知道世界上还有他这么个人。母亲读后给我来信,要我努力背诵沈老信中的重要段落:“那是人间最美好的感情,它本身也是最美好的文字。你如果有志文学,就不能放弃这手边的宝贝……”沈老信中抒发的感慨,新疆生产兵团的人是管不着的。我称呼这种做法叫“三地书”,甚至不亚于那有名的“两地书”。至今我手中保存着许多沈伯伯的信,有新中国成立前他给我母亲与父亲的,也有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写给我个人的。沈家二公子曾从我这借去复印,完了后又归还给我。他甚至有些嫉妒地说,其中有一封,是他父亲晚年抒发心中感慨最深的,“居然是写给你老弟的”云云。目前,这些信都已收进了三十二卷的《沈从文全集》。
⑤临近文化大革命结束,我在北京结婚。那天他从东堂子胡同专程赶来,送来两样礼物:一是五蝠捧寿的瓷盘;一是一小块大红洒金的宣纸,上边有他用七分钱一支的毛笔写的字:“祝两位(当时他叫不出我爱人的名字)多福长寿”。随即又用更小的毛笔字给予解释:“为国家多做好事为多福,长寿则能为国家多做几十年好事。从文敬贺。”他生前送过我好几幅各样的字,我与妻子把这小小的结婚礼物视为我们一生之座右铭。沈伯伯说:“这张洒金的纸,是故宫中的东西,比那个瓷盘子还贵重。” 我想,纸片片再贵重也是有价的,而他写上去的几句言语,难道不是贵重得无价了吗? 尽管时至今天,电视台的寻宝鉴宝节目搞得很热闹,相比之下,我觉得还是手中这些东西更加沉甸甸并金灿灿。 
小题1:本文标题中,“永远”二字耐人寻味,说说其中的意味。(4分)  
小题2:品味语言,按要求回答问题。(共6分,每小题3分)
A. 请赏析文章第②段中加线词语“ ”的表达效果。
B. 请比较第⑤段中画线句子与改句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原句:我想,纸片片再贵重也是有价的,而他写上去的几句言语,难道不是贵重得无价了吗?
改句:我想,纸片片再贵重也是有价的,而他写上去的几句言语,是贵重得无价了。
小题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无论他人和社会对自己如何不公,沈从文先生总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为社会考虑,善解人意。
B.第③段中的“告退”一词,在文中是指作者萌生退意,想结束对青铜器的研究。
C.作者觉得沈从文先生送自己的结婚礼物沉甸甸并金灿灿的,是因为作者觉得时下鉴定节目中的那些宝没有多少价值。
D.作者用朴实的文字带给我们与众不同的大师形象,平凡而温馨。
小题4:文中第③段写到:“……但不能光图文字漂亮,首先要朴素,朴素了才准确,这方面要学(汪)曾祺……”,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请 结合《端午的鸭蛋》中的语句 ,谈谈你对文中“朴素”二字的理解。(4分)
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永远”的意思是“永恒”,突出时间的长久。文章通过描写作者与沈从文先生交往的几件事,突出了沈从文先生对作者的帮助和影响,表达了作者对沈从文老师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小题2:.A.“啃”的意思是一点一点地咬下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遇到人生大坎坷、茫然无措时,沈从文对他的鼓励,要求他用心读书,努力学习。于细微之处体现出沈从文对作者的真诚帮助,也表现了作者对沈从文先生的深切感激。
B.两个句子都写出了沈从文先生言语的珍贵,原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语气强烈,表达了对沈从文先生深深的感激之情。改句为一般陈述句,语气平淡,无法表现作者内心强烈的情感,所以原句表达效果更好。
小题3:C
小题4:示例1:汪曾祺作品文字的朴素体现在语言的质朴上,如“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没有过分的雕琢,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让人读来津津有味,回味无穷。
示例2:汪曾祺作品文字的朴素体现在手法的简单上,如“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没有刻意的写作手法,在平实的语句中蕴含真情。
示例3:汪曾祺作品文字的朴素体现在情感的纯净上,如“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这句话,流露出对家乡的热爱。在他的作品中无论是乡土还是人情,处处都充满淡淡的香味,让内心泛起感动的波澜。



点评:词语的理解先看本文,再结合文章内容语境义及表达的情感。两个句子加以比较的题目,首先要比较两个句子的异同,找到原句与改后的句子在手法、修辞、表达效果、语气等方面的不同,然后用通顺的语言表达出来。
小题3:试题分析:“作者觉得时下鉴定节目中的那些宝没有多少价值”的说法是错误的,根据原文可知,是因为“他写上去的几句言语,贵重得无价了”,让我及爱心终生受用不尽,所以才“沉甸甸并金灿灿”。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在通读全文、了解全文内容及主旨的基础上,再精读各项涉及到的段落,并运用所学记叙文知识及对文章的理解综合辨析衡量。
小题4:试题分析:“结合《端午的鸭蛋》中的语句”是拟答的具体要求,首先要理解“朴素”两字的意思,从语言上来说,是质朴,不加雕琢;从手法上来说,是简单,没有刻意的写作手法;从情感上来说,是纯净、纯真。然后结合所给出的语段,任选一个角度作答即可。
点评:首先要全面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在审清题干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所给语段中的句子,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从而对作者的写作风格有一个更深入地理解。
看了 (二)永远的太老师沈从文徐城...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速求答案(1)他是位很有经验的老师,我们都很尊重他.(2)在教授的帮助下,我们克服了所有困  2020-04-08 …

英语翻译我不喜欢别人在我看书时和我说话.我不介意有时这样,但如果经常有人这样做,我会很觉得他很没礼  2020-05-13 …

英语作文介绍同桌帮俺翻译下我有一个关系不错的同桌,他长得胖胖的,就像是一只大熊猫,我每天都会感觉桌  2020-05-14 …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  2020-06-24 …

A:谭嗣同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以唤民族觉醒,很值得.他是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B:谭嗣同能逃却不逃,太  2020-06-30 …

皮鞋来历的故事阅读答案很久很久以前,人类都还赤着双脚走路.有一位国王到某个偏远的乡间旅行,因为路面  2020-07-0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一个因小儿麻痹而残疾的学生,孤僻而冷傲,虽然平常大家对他都很好,但  2020-07-05 …

英语寻物启事汤姆早上不小心丢失了一张身份证,非常着急,很担心.一位先生捡到了他的身份证还给了他,汤  2020-07-12 …

英语:中译英1他们要求他对此事保密(require)2谁也阻止不了运动会的举行(prevent)3据  2020-10-31 …

汉语译日语我在微博上的一位日本朋友说他在小学时写梦想是当内阁总理大臣。作为“有识之士”,我觉得志向太  2020-1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