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砍柴”,还是“挺柴”?①“采访是一种抵达。”在2012年底成为柴静最广为人知的“金句”。可是她的电视同行闾丘露薇对这句话“想了半天,就是不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砍柴”,还是“挺柴”?    ①“采访是一种抵达。”在2012年底成为柴静最广为人知的“金句”。可是她的电视同行闾丘露薇对这句话“想了半天,就是不明白”。两个月后,闾丘露薇发表博文《说说电视记者这行吧》,她在文中严格区分了记者和主持人的界限,同时直截了当地反驳:“其实采访一点也不玄乎,就是提问,把事实弄明白,把原因找出来。”闾丘露薇认为新闻是件“冷峻”的事。“所谓的冷峻,就是没什么表情,不管是悲伤的事情,还是快乐的事情。”她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②2003年伊拉克战争,闾丘露薇从巴格达回来,同事批评她:你知不知道你在做连线的时候,情感表述的倾向很明显,义正词严地站在巴格达人民这一边?闾丘露薇反省:“你的用词、措词,甚至表情都会影响到观众对一件事情的判断。”在闾丘露薇看来,电视记者应该把自己隐藏在当事人和新闻事件的后面,“不会利用镜头去塑造记者的细心、体贴、关怀。面对任何人,镜头上记者的表情,都应该是中性的。”“一个记者只关心新闻中的人,而不是背后的原因,这样的新闻报道是不合格的。”闾丘露薇更深层的忧虑是:“这样做会很安全,也很讨巧,但是最终受益的,是媒体人本身。”
    ③“砍柴者”诟病的罪责之一,是她只提供“心灵鸡汤”,却不直言核心问题。作为回应,柴静引用普利策奖得主、最佳政治摄影记者刘香成的原话:“我从不拍政治,只拍普通人,只不过普通人的生活反映出了政治。”
    ④央视内部传来的声音则为柴静抱不平。“柴静在《新闻调查》时采的猛料太多,差点被各种关系封杀,片子播出后,也时常有人‘咆哮着来骂’。”某新闻栏目制片人说。《亚洲周刊》总编辑邱立本一直关注柴静的节目。
    ⑤名为《陈店的伤痛》的这期节目,讲述汕头陈店镇工人刘双云为讨薪而纵火,导致13人丧生的故事。节目调查了事件过程和纵火者背景,发现这个纵火“恶魔”,实际上一直遭受到剥削和歧视。“它把一般的社会新闻追根溯源,能对当事人有某种同情,讲出中国目前底层的生存状态。有人文情怀。”邱立本说。
    ⑥“我不太愿意用很文艺的、很情怀的方式描述新闻”闾丘露薇说。但她也承认,倾向性很多时候能带来更高的收视率。
    ⑦“过于文艺”,恰恰是“砍柴者”反对柴静的另一个理由。
    ⑧在清华的演讲里,柴静为“抵达”二字接上了宾语:真实。语义终于变得明确。
    ⑨闾丘露薇认为获得真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事件双方说话。比如“涉及批评政府的报道,我就要去找政府,他不回应是他的事情,但如果我只报道批评他的声音,就有违平衡”。《纽约时报》记者威廉•萨菲尔的看法完全相反。他认为记者并不一定要对正反双方给予同等关注,对“那些在人群中实施恐怖袭击、有意杀害平民的人”,可以直接把他们称作“恐怖分子”,而不必用更温和中性的“好战分子”或是“持枪歹徒”。在邱立本看来,“中立”这个标准“很诡异”:“这要具体分析,看你是否能超越所谓的利益关系。”《新闻调查》因采访而与东北某地级市有良好关系,后来当地发生一起股票案,对方要求不要报道,结果就没有报道。制片人张洁为此立下规矩:“不能让报道对象埋单--哪怕是在做正面报道。”
    ⑩闾丘露薇也承认,自己所提倡的新闻标准,实际上会面对“很纠结的媒体环境”,她担心这会使观众受到蒙蔽。“观众是被动的,尤其在中国,你给我看什么就看什么。只用一套东西喂给大家,观众的素养只会越来越低。”
《南方周末》(有删改)(1)结合上下文解释第②段中“很安全”“很讨巧”的具体含义。
(2)文中第⑤段引用邱立本对《陈店的伤痛》的评价有何作用。
(3)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第⑩段中“很纠结的媒体环境”指的是什么?
(4)对原文理解或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___
A.“砍柴”与“挺柴”之争,源于“采访是一种抵达”这一文艺化的表述,双方轰轰烈烈的口水战,究其实质不过是一场文字之争而已。
B.闾丘露薇的“冷峻”和“中立”过于学院派了,不仅外国同行不认同其部分观点,就是在国内也不得不面对媒体的现实困境。
C.闾丘露薇与柴静在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上并无分歧,分歧在于获得真实的途径和方法上。柴静更倾向于通过普通人的生存状况去获得新闻的真实。
D.尽管作者将论战双方的观点和材料都向读者展示出来了,但“砍柴”派的观点和材料明显多于“挺柴”派,这种安排含蓄地表达了本文作者的立场。
E.邱立本认为“中立”这个词很“诡异”,要“看你是否能超越所谓的利益关系”,如果超越了,那么新闻报道中的人文情怀是可以接受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找出文中对应的关键句.①可根据“一个记者只关心新闻中的人,而不是背后的原因,这样的新闻报道是不合格的”解答;②根据“不会利用镜头去塑造记者的细心、体贴、关怀.面对任何人,镜头上记者的表情,都应该是中性的…是她只提供心灵鸡汤”解答.
(2)“实际上一直遭受到剥削和歧视”,反驳了柴静“只关心新闻中的人,而不是背后的原因”的质疑;②“它把一般的社会新闻追根溯源,能对当事人有某种同情,讲出中国目前底层的生存状态.有人文情怀.”赞同柴静在报道中表现出来的“同情”和“人文情怀”;既有反驳又有赞同,保证本文的客观与公正.
(3)找出前文中提到的媒体环境:如第六段“倾向性很多时候能带来更高的收视率”;第九段“这要具体分析,看你是否能超越所谓的利益关系”;“观众是被动的,尤其在中国,你给我看什么就看什么.只用一套东西喂给大家,观众的素养只会越来越低”.
(4)A“究其实质不过是一场文字之争而已”错,根据文章内容来看,不是文字之争,而是关于媒体报道的正确目的,原文第八段“在清华的演讲里,柴静为抵达二字接上了宾语:真实.语义终于变得明确”;D“这种安排含蓄地表达了本文作者的立场”错,原文中没有体现.

答案:
(1)①很安全:只关心新闻中的人,而不是背后的原因,从而规避了挖掘原因可能带来的风险.
②很讨巧:利用镜头去塑造记者的细心、体贴、关怀,从而将新闻报道巧妙地转变成“心灵鸡汤”.
(2)①间接反驳了柴静“只关心新闻中的人,而不是背后的原因”的质疑;②赞同柴静在报道中表现出来的“同情”和“人文情怀”; ③使“砍柴”与“挺柴”的材料相对均衡,从而保证本文的客观与公正.
(3)①对收视率的追求,损害了新闻报道的公正性;②利益关系很难规避,动摇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③媒体只用一套东西喂给大家,妨碍了新闻报道的全面性.
(4)A、D
看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有一个水池,水面是一个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在水池正中央有一根新生的芦苇,它高出水面1尺.如果把这  2020-04-07 …

下面是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中的一段景物描写,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  2020-05-02 …

斜面滑轮机械效率1、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在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时应测物体的和推物体的,以及斜面的和,  2020-05-23 …

有一个水池,水面是一个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在水池正中央有一根新生的芦苇,它高出水面1尺.如果把这  2020-06-06 …

一道关于勾股定理的初二数学题有一个水池,水面是一个边长为十尺的正方形,在水池正中央有一根芦苇,它高  2020-06-10 …

有一个水池,水面是一个边长为6米的正方形.在水池正中央有一颗新生的芦苇,它高出水面1米,如果把这根  2020-06-21 …

一条河堤进行改造,原来河堤的截面是如图甲,现在准备把背水面CD改为直面,并将多余的土堆到河堤的顶部  2020-08-02 …

书面表达.书面表达.下面是一名记者在一个火灾现场写的采访记录.请根据他的记录内容用英语写80-100  2020-11-01 …

谁会这道题:书面表达.书面表达.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目前世界上仅存两种大象-非洲象和亚洲象.下面  2020-11-01 …

书面表达现在有的家长一方面渴望自己孩子多才多艺,一方面又不肯让孩子在自己的爱好上花费更多的时间,从而  2020-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