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天顺间,锦衣卫指挥门达怙宠骄横,凡忤之者,辄嗾觇卒①潜致其罪,逮捕拷掠,使无诘证,莫可反异。由是权倾一时,言者结舌。其同僚袁彬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天顺间,锦衣卫指挥门达怙宠骄横,凡忤之者,辄嗾觇卒①潜致其罪,逮捕拷掠,使无诘证,莫可反异。由是权倾一时,言者结舌。其 同僚 袁彬质直不屈,乃附以重情,拷掠成狱。内外咸冤之,莫或敢发也。
京城有杨埙者,戍伍之余夫也。素不识彬,为之上疏曰:“正统十四年,驾留沙漠,廷臣悉奔散逃生,惟袁彬一人,特校尉耳,乃能保护圣躬,备尝艰苦。及驾还复辟,授职酬劳,公论称快。今者无人奏劾,卒然付狱,考掠备至,罪定而后附律,法司虽知其枉,岂敢辨明。陷彬于死,虽止一夫,但伤公论,人不自安。乞以彬等御前审录,庶得明白,死者无憾,生者亦安。臣本一芥草茅,身无禄秩,见此不平,昧死上言。”遂击登闻鼓②以进,仍送卫狱。
达因是欲尽去异己者,乃缓埙死,使诬少保 吏部尚书 华盖 大学士 李贤指使,埙佯诺之。达遂以闻会三法司③,鞫于 午门 前,埙乃直述,所言皆由己出,于贤无预。达计不行,而彬犹降黜,居第尽毁。
未几,英宗升遐。言者劾达罪,举埙事为证。达谪死南丹,彬复旧职,代达总卫事。成化初,修《英宗实录》。称“义士杨埙”云。
埙字景和,其先某处人。父为漆工。 宣德 间,尝遣人至倭国传泥金画漆之法以归,埙遂习之,而自出己见,以五色金钿并施,不止如旧法纯用金也,故物色各称,天真烂然,倭人见之,亦齚指④称叹,以为不可及。盖其天资敏悟,于书法诗格不甚习,而往往造妙,故其艺亦绝出古今也。既不避权奸,为此义举,人亦莫敢以一艺目之。有欲授之以官者,不就,遂隐于艺以自高。
华亭张弼论曰:义者,无所为而为,合天下之公论者是也。使虽公论,行之以私,则其中已不义矣。若埙者,于彬无恩,于达无隙,又非言官,以图塞责也。特以公论所激,挺身以突虎口,其不死者幸也,勇于行义何如哉!(节选自明·张弼《义士杨景和埙传》
【注释】①觇(chān)卒:密探。觇,窥视。②登闻鼓:古代帝王为了听取臣下谏议或冤情,在朝堂外悬鼓,许击鼓上闻,谓之登闻鼓。 ③ 三法司 :指全国高级司法机关刑部、都察院、 大理寺 。 ④齚(zé)指:咬着手指。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锦衣卫指挥门达怙宠骄横 怙依仗
B.及驾还复辟,授职酬劳 辟征召
C.臣本一芥草茅,身无禄秩 秩官品
D.人亦莫敢以一艺目之 目看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达计不行,而彬犹降黜 青 取之于蓝 而青与蓝
B.法司虽知其枉,岂敢辨明 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C.达遂以闻会三法司 以勇气闻于诸侯
D.故物色各称,天真烂然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3.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 同僚 袁彬质直不屈,乃附以重情,拷掠成狱。(5分)
(2)乞以彬等御前审录,庶得明白,死者无憾,生者亦安。(5分)
4.文中杨埙是怎样的一个人?请概括作答。(3分)
1.B
2.A
3.(1)他的同僚袁彬正直不屈,于是门达用重案陷害,严刑拷打,罗织罪名定案。(2)我乞求把袁彬等人交给皇上来审查,希望澄清事实真相,让死的人没有遗憾,活着的人也安然。
4.(1)隐于艺又不愿为官的可敬人物;
(2)天资敏悟,有创造性的平民艺术家;
(3)有勇有谋(见义勇为且有谋略)的义士。(1点1分 答对3点3分)
1.
分 析:
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B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内容可知,B项,辟:君主。所以选B。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分 析:
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A都是转折连词。B代词,待袁彬;表揣测的语气副词。C介词,把:介词,凭。D项,形容词词尾,表示状态;代词,这样。所以选A。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分 析:
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拷掠”“狱”“附以重情”介词结构后置句。“乞”“庶”“明白”。
考点: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分 析:
此题考查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文中杨埙言行举止的语句及议论性、评价性的语句,根据句意的疏通,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即可。例如,他为袁彬冒死上书足以表现了杨埙见义勇为的形象。以此类推。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参考译文:
天顺年间,锦衣卫指挥 门达 恃宠骄横,凡是与他意见不合的人,他就唆使 密探 暗中罗织罪名,逮捕、拷打他,遭刑讯者即使被冤枉,明知他没有任何证据也不敢反抗。因此他权倾一时,说话的人都 噤若寒蝉 。他的同僚 袁彬 正直不屈,于是门达用重案陷害, 严刑拷打 ,罗织罪名定案。朝廷内外的官员都认为袁彬冤屈,(但)没有人敢揭发。
京城里有一个叫杨埙的人,本是一名 戍边 的战士。他平素并不认识袁彬,却为他上书说:“ 正统十四年 ,皇上身陷沙漠,朝廷大臣都跑散逃生,只有袁彬一人,(虽然)只是一个校尉罢了,却能保护皇上的 人身安全 ,饱受艰辛困苦。等到皇上驾还重新称帝,授予其官职作为报酬,大家都称赞。现在没有人奏报弹劾,不料却被投入监狱,饱受 拷打 ,先判定罪名,然后才以法律条文胡乱强加,司法部门虽然知道他冤枉,(但)怎么敢 辩驳 澄明呢。陷害袁彬于死地,虽然只是一个人,然而有伤刑罚的公正,人人都没有自我安全感了。我乞求把袁彬等人交给皇上审查,希望澄清事实真相,(让)死的人没有遗憾,活着的人也安然。我本是一个贫民,没有俸禄官品,(但)看见这种不公平的现象,(仍要)冒死上书。”于是他打起 登闻鼓 进言,仍被送交锦衣卫狱。
门 达因 此想全部铲除异己者,于是判杨埙死缓,让他 诬告 是少保吏部尚书 华盖 大学士 李贤 指使。杨埙假装允诺他。门达于是把这件事上报、并召集 三法司 ,在午门前审讯,杨埙于是直接陈述,他说以前所说的都发自自己的本意,和 李贤 没有相干。门达的诡计不能得逞,然而袁彬还是被降职 罢黜 ,他的宅第都被毁坏了。
不久,英宗逝世。进言的人弹劾门达的罪行,列举杨埙的案件为例证。门达被贬死于 南丹 ,袁彬恢复了旧职,代替门达总管锦衣卫事务。 成化 初年,编修《英宗实录》,把杨埙称作“义士”。
杨埙字景和,他的祖先是 某个地方 的人。他的父亲是个漆匠。宣德年间,曾经被派遣到 倭国 传授金屑画漆的方法,以后回国,杨埙于是就学习这种本领,却能独出心裁,把五色金钿并用,不只是照老方法单纯用金色,所以物件的色彩各自相称,天真烂漫, 倭人 看见了,也咬着手指头,啧啧称赞,认为这是 不可企及 的。由于他天资聪颖,(虽然)对于书法诗格不怎么研习,却往往能达到妙境,所以他的技艺也 出类拔萃 。他既不避让权奸,做出上文所述的这样的义举,人们不敢用一门技艺看他。有个人想要授予他官职,他不就职,于是就隐于技艺以孤高自守。
华亭张弼议论说:义,就是不是自己的事而去做,做的事合乎天下公论啊。去做虽然符合公论,但带有私情去做,那么这又是不义了。像杨埙,和袁彬没有恩情,和门达没有嫌隙,他又不是谏官,要完成职责。只是因为被众人的议论所激励,挺身而出而陷身虎口,他没有死是很侥幸啊,怎么这样勇于做仁义之事呢?
形容武者不比文者差成语 2020-06-2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 2020-07-06 …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徐文长传[明]袁宏道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 2020-11-0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 2020-11-0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 2020-11-2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徐文长传[明]袁宏道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 2020-11-2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徐文长传袁宏道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 2020-12-0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徐文长传[明]袁宏道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 2020-12-1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 2020-12-1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6分,每小题3分)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 2021-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