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文言文阅读。张德辉,字耀卿,冀宁交城人。少力学,数举于乡。试掾史台,会盗杀卜者,有司纵迹之,获僧匿一妇人,搒掠诬服,狱具,德辉疑其冤,其后果得盗。岁丁未,世祖在

题目详情
文言文阅读。
    张德辉,字耀卿,冀宁交城人。少力学,数举于乡。试掾史台,会盗杀卜者,有司纵迹之,获僧匿一妇人,搒诬服,狱具,德辉疑其冤,其后果得盗。
    岁丁未,世祖在潜邸,召见,问曰:“或云,辽以释废,金以儒亡,有诸?”对曰:“辽事臣未周知,金季乃所亲睹。宰执中虽用一二儒臣,余皆武弁世爵,及论军国大事,又不使预闻,大抵以儒进者三十之一,国之存亡,自有其责者,儒何咎焉!”世祖然之。又曰:“祖宗法度具在,而未尽设施者甚多,将如之何?”德辉指银盘,喻曰:“创业之主,如制此器,精选白金良匠,规而成之,付后人,传之无穷。当求谨厚者司掌,乃永为宝用。否则不惟缺坏,亦恐有窃而去之者矣。”世祖良久曰:“此正吾心所不忘也。”又问:“农家作劳,何衣食之不?”德辉对曰:“农桑天下之本,衣食之所从出者也。男耕女织,终岁勤苦,择其精者输之官,余粗恶者将以仰事俯育。而亲民之吏复横敛以尽之,则民鲜有不冻馁者矣。”
    岁戊申春,释奠,世祖曰:“孔子庙食之礼何如?”对曰孔子为万代王者师有国者尊之则严其庙貌修其时祀其崇与否于圣人无所损益但以此见时君崇儒重道之意何如耳,世祖曰:“今而后,此礼勿废。”
    世祖即位,起德辉为河东南北路宣抚使,下车,击豪强,黜赃吏,均赋役。耆耋不远数百里来见,戴之若神明。西川帅纽邻重取兵千余人,吏畏其威,莫敢申理,隶凤翔屯田者八百余人,屯罢,兵不归籍。会签防戍兵,河中浮梁故有守卒,不以充数。悉条奏之,帝可其请。兵后孱民多依庇豪右,有以身佣藉衣食,岁久掩为家奴,悉遣还之为民。八十卒。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搒诬服,狱具 掠:拷打
B.国之存亡,自有其责者! 任:承担
C.农家作劳,何衣食之不 赡:供养
D.付后人,传之无穷 畀:赐予、给予
(2)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
A.对曰/孔子为万代王者师/有国者尊之/则严其庙貌修其时祀/其崇与否/于圣人无所损益/但以此见时君/崇儒重道之意何如耳/
B.对曰/孔子为万代王者师/有国者尊之/则严其庙貌/修其时祀/其崇与否/于圣人无所损益/但以此见时君崇儒重道之意何如耳/
C.对曰/孔子为万代王者/师有国者尊之/则严其庙貌修其时/祀其崇与否/于圣人无所损益/但以此见时君崇儒重道之意何如耳/
D.对曰/孔子为万代王者/师有国者尊之/则严其庙貌修其时/祀其崇与否/于圣人无所损益/但以此见时君/崇儒重道之意何如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张德辉虑事周全,仔细认真。他在御史台做小吏,有盗贼杀一算命先生,官府获藏匿一妇人的僧人,僧人屈打成招,张德辉怀疑是冤案,后来果真捕获真凶。
B.张德辉巧用比喻,委婉劝谏。世祖问到祖宗法度不能完全实施时,他将开创国家大业比作制造银盘,要选良匠按规矩制成,再由谨慎厚道之人掌管。
C.张德辉善于应对,尊儒重道。在回答金以儒亡这个问题时,他为儒臣开脱,指出正因不重用儒臣,金朝才灭亡;在祭祀孔子时,让世祖知道尊儒重道的意义。
D.张德辉不畏强权,一心为民。他任河东南北路宣抚使时,刚一到任,便打击豪强,罢免贪官污吏,平均赋役负担,老人都不远数百里来看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而亲民之吏复横敛以尽之,则民鲜有不冻馁者矣。
②兵后孱民多依庇豪右,及有以身佣藉衣食,岁久掩为家奴,悉遣还之为民。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      为何衣食不充足.赡:充足.
(2)B      “有国者”为名词,作主语,其前断句,排除C、D;“严其庙貌”与“修其时祀”为并列短语,中间断句,排除A.句子翻译为:回答说:“孔子是万代主宰天下者之师,所以历代君主都尊敬他.把他的庙宇修建得庄严肃穆,按时祭祀.崇敬与否,对于圣人来说无利也无害,只是从中看出君王崇儒重道的意图罢了.”
(3)C     “他为儒臣开脱,指出正因不重用儒臣,金朝才灭亡”错,根据原文为“辽事臣未周知,金季乃所亲睹.宰执中虽用一二儒臣,余皆武弁世爵,及论军国大事,又不使预闻,大抵以儒进者三十之一,国之存亡,自有任其责者,儒何咎焉!”可知,他没有为儒臣开脱,也没说金因不重用儒臣灭亡.
(4)①鲜:少;馁:挨饿.句子翻译为:而地方官吏又横征暴敛,搜刮一空,那么就少有不受冻挨饿的百姓.
②兵:战乱;掩:被遮盖,掩蔽.句子翻译为:战乱后贫弱小民大多依附于豪强的庇护,有的靠做工换取衣食,时日长久,他们就被掩藏沦为家奴,德辉把他们都释放,恢复平民的身份.

答案:
(1)C
(2)B
(3)C
(4)①而地方官吏又横征暴敛,搜刮一空,那么就少有不受冻挨饿的百姓.
②战乱后贫弱小民大多依附于豪强的庇护,有的靠做工换取衣食,时日长久,他们就被掩藏沦为家奴,德辉把他们都释放,恢复平民的身份.

参考译文:
      张德辉,字耀卿,冀宁交城人.年少时勤学,多次乡试中举.曾向御史台谋求一官半职,恰逢有强盗杀害算命先生的案件,官府追查案情线索,抓获了一个藏匿妇人的僧人,将他屈打成招.案件审理完毕,德辉怀疑这是桩冤案,后来果真捕获到了杀人的真正盗贼.
      丁未年,世祖在王府召见德辉,问他:“有人说,辽因为信佛而亡,金因为好儒学而亡,是这样吗?”回答说:“辽朝的事臣未能详尽知晓,金朝末年亡国之事则是亲眼所见,宰臣中虽有一两个儒臣,而其余的都是世袭的武将,军国大事又不让儒臣参与.凭借儒臣的身份晋升为宰臣的,大略只占三十分之一.金国灭亡,自当有人承担罪责,儒臣有什么过错!”世祖认为他说的正确,又问德辉:“祖宗的法度俱在,然而有很多都不能付诸实践,应该怎么办呢?”德辉手指银盘比喻说:“开创国家大业,就像制造这银器,要精选白金良匠,按一定规矩制作完成,交给后人,永传后世.但应交给谨慎敦厚的人掌管,才能永为珍宝使用.否则不仅会被损坏,恐怕也有被偷去的危险.”世祖沉思了良久说道“:这正是我所不能忘怀的.”又问“:农家辛苦劳作,为何衣食不充足?”德辉回答说:“务农种桑是天下的根本,衣食的来源.农民男耕女织,终年勤苦,却挑选其中最好的上交到官府,剩下下粗糙不好的来赡养父母,养育子女.而地方官吏又横征暴敛,搜刮一空,那么就少有不受冻挨饿的百姓.”
      戊申年春,行祭奠孔子之礼.世祖问德辉“:为何要对孔子行祭奠礼?”回答说“:孔子是万代主宰天下者之师,所以历代君主都尊敬他.把他的庙宇修建得庄严肃穆,按时祭祀.崇敬与否,对于圣人来说无利也无害,只是从中看出君王崇儒重道的意图罢了.”世祖说:“自此之后,不废除祭祀孔子之礼.”
      世祖即位,起用德辉,让他担任河东南北路宣抚使.他刚到任上,便打击豪强,罢黜贪官污吏,平均赋税徭役.七八十岁的老人不远数百里来看望他,把德辉奉若神明.西川元帅纽邻又选取一千多士兵,守吏害怕他的威势,没人敢申诉反对,隶属凤翔县来屯田的士兵有八百余人,屯田完毕,士兵不能返回原籍;恰逢标识防戍兵,河中浮梁本来就有守卫的士卒,不应该让他们充数.张德辉全都分条上奏,皇帝答应他的请求.战乱后贫弱小民大多依附于豪强的庇护,有的靠做工换取衣食,时日长久,他们就被掩藏沦为家奴,德辉把他们都释放,恢复平民的身份.享年八十岁而终.
看了文言文阅读。张德辉,字耀卿,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中国古典文学成就辉煌,名作迭出.下列作品与其作者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楚辞》--屈原B.《将  2020-06-09 …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2020-06-13 …

英语翻译夫天地之造化,盖为混沌之时,蒙昧未分,日日月含其辉,天地混其体,廓然既变,浑浊乃陈.天地所  2020-06-29 …

《修齐治平》的翻译正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  2020-07-11 …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  2020-07-25 …

写出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不同词性与意思1.五色交辉词性-----意思-----水中藻,荇交横词性-  2020-11-02 …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  2020-11-05 …

①清流见底②五色交辉③晓雾将歇,猿鸟乱鸣④未复有能与其奇者⑤庭下如积水空明⑥水中藻荇交横  2020-11-25 …

解释加粗字。①五色交辉:②晓雾将歇:③夕日欲颓:④沉鳞竞跃:⑤念无与为乐者: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⑦相  2020-11-25 …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说:贾人者,暴君污吏所亟进而宠之者也。暴君非贾人无以供其声色之玩,污吏非贾人无以  2020-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