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段,回答下面各题铨四龄,母日授四字书数句,苦儿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①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
阅读文段,回答下面各题
铨四龄,母日授四字书数句,苦儿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 ① 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
记母教铨时,组绣绩纺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今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吚唔之声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 ② ,旋复持儿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 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 。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诸姨谓母曰:“妹一儿也,何苦乃尔?”对曰:“ 子众可矣,儿一不肖,妹何托焉 ?”
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铨诵声琅琅然,与药鼎沸声相乱。母微笑曰:“病少差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
——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节选
[注]①波磔( zh8 ):字的笔画。波,撇;磔,捺。
②夏楚:古代学校体罚用的工具。夏( ji3 ),即横木;楚:荆条
1.对下列加粗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苦 儿不能执笔 | 苦:以……为苦,为……而苦恼 |
B.组绣绩纺之具 毕 陈左右 | 毕:全,都 |
C.母手 任 操作,口授句读 | 任:任意,随便 |
D.少 间 ,复令读,鸡鸣卧焉 | 间:间隔 |
2.比较下面每组句中加粗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乃 镂竹枝为丝断之
何苦 乃 尔
吚唔之声轧轧 相 间
与药鼎沸声 相 乱
[ ]
A.两个“乃”字相同,两个“相”字也相同
B.两个“乃”字相同,两个“相”字不同
C.两个“乃”字不同,两个“相”字相同
D.两个“乃”字不同,两个“相”字也不同
3.下列各句中代词指代部分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抱铨坐膝上教 之 (之:代“字”)
B.教 之 为吟哦声(之:代“唐宋人诗”)
C.共铨朗诵 之 (之:代“书”)
D.教儿低吟 之 以为戏(之:代“歌词”)
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蒋母教子苦心的一组是
①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成所识字
②读倦,睡母怀
③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
④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
⑤母视铨,则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之
⑥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
[ ]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①③⑥ | D.②④⑤ |
5.确切表述蒋母教子苦读的动机的句子是
[ ]
A.儿息,则少加夏楚。
B.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
C.子众可矣,儿一不肖,妹何托焉?
D.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
6.翻译上文中的两个句子。
①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子众可矣,儿一不肖,妹何托焉?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孩作业里的一段阅读,没头没脑,问了许多问题.求全文回到家里,我把这件事告诉父亲,本想让父亲高兴一 2020-05-16 …
隆中对阅读题1.刘备说自己“智术浅短”,你也这样认为吗?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2.这段话中,既有直接 2020-05-22 …
文言文语段阅读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 2020-06-13 …
课外文段阅读老汪粟子明前茶①等别的炒栗店开张约20天后,老汪的炒栗店才开张。他等得很有耐心,因为没 2020-06-3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行者见他闭了门,却就弄个手段,拆开衣领,把定风丹噙在口中,摇身一变, 2020-07-14 …
二、阅读理解(43分)(一)课内经典文段阅读(21分)“我也知道。将军家里都是些名贵的、纯种的狗;这 2020-11-14 …
下面是学生作文中的一段话,请指出其中的错误并改正。课外阅读无疑并非不是十分重要,理化实验也非常重要。 2020-11-20 …
课内文段阅读。回答1—6题。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 2020-11-23 …
阅读文段,阅读文段,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 2020-12-19 …
16.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白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