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
题目详情
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 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 静躁不同, 当其欣于所遇, 暂得于己, 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 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 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若合一契, 未尝不临文嗟悼, 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 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 故列叙时人, 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 所以兴怀, 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 亦将有感于斯文。/ 1、下列对词义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 |
A、虽 趣 舍万殊, 静躁不同 趣:趋向、取向 B、况修短随化,终 期 于尽 期:期待 C、所以兴怀, 其 致 一也 致:情趣 D、或 因 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因:随着 2、对划线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理解分析的一项是 |
[ ] |
(1)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 于 斯文 ②吾与子渔樵 于 江渚之上 (2)①及其所 之 既倦 ②微夫人 之 力不及此。 A、两个“于”字相同,两个“之”字相同 B、两个“于”字相同,两个“之”字不同 C、两个“于”字不同,两个“之”字不同 D、两个“于”字不同,两个“之”字相同 3、下列各句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作者从兰亭雅集,联想到盛事不常,“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同足悲叹。 B、“俯”“仰”二字在这里用的是它们合义,表示时间过得很快。这包含着人怎样在人群中度过一生这一问题,由此而引发作者的感慨,可谓自然之极。 C、作者将自己的情思写得迂回曲折。从兰亭欢聚,联想到古昔。感叹昔人今人的感慨“若合一契”。后又推想后来之人看待昔人和今人,会更加感到悲痛。 D、“死生亦大矣”,是作者的基本观点,作为书序,以此来概括一篇之意,这正是本文作者见解高远之处。 4、翻译下列句子。 (1)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 2、C 3、C 4、(1)有的人喜欢反躬内省,满足于一室之内的晤谈。 (2)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意对即可) |
看了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甲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2020-04-07 …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 2020-04-07 …
将下面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将下面句子翻译 2020-06-17 …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 2020-06-26 …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 2020-06-26 …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 2020-06-26 …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 2020-11-07 …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 2020-11-07 …
夫人之相与,俯仰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 2020-11-11 …
下列各项中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A.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或者倾吐襟 2020-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