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19世纪后期中日两国对教育进行了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1872年颁布《学制》到1890年颁布《教育敕语》,日本吸收和消化了西方教育的影响,并与本国的教育遗产融合
题目详情
19世纪后期中日两国对教育进行了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872年颁布《学制》到1890年颁布《教育敕语》,日本吸收和消化了西方教育的影响,并与本国的教育遗产融合起来,建立了“东方道德,西方技艺”和谐统一的、符合日本国情和需要的近代教育制度。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的成功引起了中国当时的留日学生及赴日考察教育的官员对日本教育制度,特别是学制的关注。 |
——《论明治维新对清末学制改革的影响》 |
材料二 1898年,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折》中向清廷建议:“请远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定学制。”……日本著名学者阿部洋也认为:“独特的日本学校教育,以儒家道德为本的修身教育与近代诸学科结合起来,已经成为中国的理想楷模”。在时人看来,中国教育向日本学习,可以减少摸索、尝试的代价,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可以避免与中国政体、国情不合的西方思想的侵濡。这种以日为师的氛围和趋向的形成,为清末新政学制改革最终取法日本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
——田正平《中国教育史研究》 |
(1)材料一中“东方道德,西方技艺”的含义是什么?你如何评价日本明治政府的这一教育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主张“远法德国、近采日本”的主要原因,康有为的建议及后来的教育变法措施有何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在保持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利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国家实现近代化转型。评价:有利于日本学习西方近代先进科技及文化知识,把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与西方工业文明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独具民族特色的近代化道路,并取得了重大成功;但也保留了封建忠君思想,对以后日本历史的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 (2)原因:日本以儒家道德为本的教育改革的成功可以为中国提供借鉴;康有为提倡德国、日本式的君主立宪制政体。 历史意义: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和教育制度,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有利于推进中国文化教育的进步和国民素质的提高。 |
看了19世纪后期中日两国对教育进行...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年画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年文化的重要标志.贴年画是中国百姓庆祝农历新年的重要方式.如今民间 2020-06-21 …
外国青少年文化如题要求:讲述外国青少年的文化包括他们平常的娱乐场所,娱乐项目,教育,爱好等.各个国 2020-06-25 …
以下新中国教育大事年表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 2020-07-25 …
据《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我国教育科技和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较快,其中 2020-08-03 …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的发展状况,促使表格中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年份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2020-11-17 …
材料一: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育民族精神。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近年先后制 2020-11-20 …
1月15日,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在讲话时强调:促进教育公平 2020-12-05 …
材料一:2010年7月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到 2020-12-14 …
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材料一:2016年5月30日,教育部网站公布的《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 2020-12-26 …
2010年7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是新世纪以来第一次、改革开放以来第四次全国 2021-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