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从古至今,民生问题都备受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告诉)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救济)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

题目详情
从古至今,民生问题都备受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告诉)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救济)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孔子家语·观思》
材料二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摘自1 924年孙中山的《建国纲领》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民生问题真正受到了关注,共同富裕被毛泽东视为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但他的方法不都是对头,例如搞‘大跃进’、人民公社,就没有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办事”。(邓小平语)……如果寄希望通过平均分配来实现共同富裕,其结果必然导致共同贫穷。……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民生问题的理解包含着物质、政治、精神三个方面。
                 ——肖冬梅、陈湘舸文章(《探索》2009年第4期)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2分)反映了他的哪些思想主张?(2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对民生问题的认识(2分)和解决民生问题的办法(不能照抄原文)(4分)。这些主张在当时是否实现?(2分)简要说明你的理由?(2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与毛泽东的民生思想有何异同(6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是如何解决民生问题的?(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主要观点:主张国君(或政府)组织救济,不主张个人实施救助。(2分)思想主张:体现仁和礼的思想(或者等级观念)(2分)。
(2)认识:将民生问题摆在国家建设的首位(高度关注民生问题的解决)(2分)。
办法:通过政府行为来解决问题;政府通过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通过社会福利调节社会财富的再分配(4分)(答对一个要点得2分,两点即可)
没有实现。(2分)因为中国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实现民族独立,国家不能走向富强,所以民生问题就不可能解决)。(2分)
(3) 目标上都追求共同富裕(2分)。方式上毛泽东搞平均分配,一刀切(2分);邓小平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渐进地达到共同富裕(2分)。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2分); 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或者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等。(2分)


看了从古至今,民生问题都备受关注。...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赵简子元日放生(10分)邯郸之民,以正月元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  2020-05-16 …

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2020-06-14 …

“国以民为本,君以民为本,史以民为本”的意思是什么?”  2020-06-14 …

文言文好的进故君者所明也,非明人也;君者所养也,非养人者也;君者所事也,非事人者也.故君明人则又过  2020-06-22 …

英语翻译翻译:君也者,为民办事,臣也者,助办民事者也.赋税之取于民,所以为民事之资也,如此而事犹不  2020-07-23 …

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2020-07-28 …

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2020-11-14 …

“人民拥立国君是为了捍卫他们的自由,而不是去做他的奴隶,……因此君主只有维持最强者地位,他才能实行统  2020-12-01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复庵记顾炎武旧中涓①范君养民,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②。数年阅  2020-12-18 …

求《史记·商君列传》中的两句翻译“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领不便者以千数。”“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