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古文——始闻秋风的两道题首联中那一个五项暗扣这题目?第二联运用那种表现手法?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前人称刘禹锡“英迈之气,老而不衰”,三、四两联是如何表现使人这一特点的?请简
题目详情
古文——始闻秋风的两道题
首联中那一个五项暗扣这题目?第二联运用那种表现手法?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前人称刘禹锡“英迈之气,老而不衰”,三、四两联是如何表现使人这一特点的?请简要分析.
首联中那一个五项暗扣这题目?第二联运用那种表现手法?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前人称刘禹锡“英迈之气,老而不衰”,三、四两联是如何表现使人这一特点的?请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始闻秋风 【唐】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开头两句“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就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诗题中的“秋风”,亦即“秋”的象征.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的“君”──也就是诗人.暗扣题目.秋风她深情地回忆起去年观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分别,而此刻一听到秋蝉的鸣叫,便又回到诗人的身边共话别情.在这里诗人采取拟人手法,从对方着墨,生动地创造了一个奇妙的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据《礼记·月令》,菊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看黄菊”、“听玄蝉”,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
颔联“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是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诗人说:五更时分,凉风飕飕,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就知道是“你”回来了,一年不见,“你”还是那么劲疾肃爽,而我那衰老的颜状却在镜中显现出来.这前一句是正面点出“始闻秋风”,后一句是写由此而生发的感慨;和以上两句连读,仿佛是一段话别情的对话.用的是拟人手法.
读到这里,颇有点儿秋风依旧人非旧的味道,然而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用力一转,精神顿作.到了尾联,由于有颈联“马思边草”、“雕眄青云”为比兴,这里的迎秋风上高台,翘首四望的形象的寓意也就自在不言之中了.“为君”二字照应开头,脉络清晰,结构完整.“扶病”二字暗扣第四句,写出一年颜状衰变的原因.但是,尽管如此,豪情不减,犹上高台,这就更表现出他对秋的爱,更反映了诗人自强不息的意志.可见前言“一年颜状镜中来”,是欲扬先抑,是为了衬托出颜状虽衰,心如砥石的精神.所以沈德潜说:“下半首英气勃发,少陵操管不过如是.”
刘禹锡作为中唐时期政治革新派的一员,作为一位朴素的唯物主义的思想家,是比较爽朗和倔强的.他并不因失败和不幸而消沉气馁,相反他却以为这倒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从中获得教益.这就是他所说的:“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人生不失意,焉能暴己知”(《学阮公体三首》).所以他在遭贬之后,仍然能保持着对用世的渴望和对理想的执着,至老不衰.晚年写的这首《始闻秋风》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跌宕雄健的风格和积极健康的美学趣味,正是诗人那种“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倔强进取精神和品格的艺术写照.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开头两句“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就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诗题中的“秋风”,亦即“秋”的象征.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的“君”──也就是诗人.暗扣题目.秋风她深情地回忆起去年观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分别,而此刻一听到秋蝉的鸣叫,便又回到诗人的身边共话别情.在这里诗人采取拟人手法,从对方着墨,生动地创造了一个奇妙的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据《礼记·月令》,菊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看黄菊”、“听玄蝉”,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
颔联“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是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诗人说:五更时分,凉风飕飕,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就知道是“你”回来了,一年不见,“你”还是那么劲疾肃爽,而我那衰老的颜状却在镜中显现出来.这前一句是正面点出“始闻秋风”,后一句是写由此而生发的感慨;和以上两句连读,仿佛是一段话别情的对话.用的是拟人手法.
读到这里,颇有点儿秋风依旧人非旧的味道,然而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用力一转,精神顿作.到了尾联,由于有颈联“马思边草”、“雕眄青云”为比兴,这里的迎秋风上高台,翘首四望的形象的寓意也就自在不言之中了.“为君”二字照应开头,脉络清晰,结构完整.“扶病”二字暗扣第四句,写出一年颜状衰变的原因.但是,尽管如此,豪情不减,犹上高台,这就更表现出他对秋的爱,更反映了诗人自强不息的意志.可见前言“一年颜状镜中来”,是欲扬先抑,是为了衬托出颜状虽衰,心如砥石的精神.所以沈德潜说:“下半首英气勃发,少陵操管不过如是.”
刘禹锡作为中唐时期政治革新派的一员,作为一位朴素的唯物主义的思想家,是比较爽朗和倔强的.他并不因失败和不幸而消沉气馁,相反他却以为这倒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从中获得教益.这就是他所说的:“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人生不失意,焉能暴己知”(《学阮公体三首》).所以他在遭贬之后,仍然能保持着对用世的渴望和对理想的执着,至老不衰.晚年写的这首《始闻秋风》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跌宕雄健的风格和积极健康的美学趣味,正是诗人那种“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倔强进取精神和品格的艺术写照.
看了古文——始闻秋风的两道题首联中...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文言文急!断句并解释下面的文言文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 2020-05-13 …
英语翻译古文一:穿井得一人.内容,宋子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之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 2020-05-20 …
300字的作文朋友盲目与他人攀比消费标准,我该如何劝说?跪求作文……这货完全不知道怎么写……题材是 2020-06-04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 2020-06-21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 2020-06-2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阅读 2020-06-21 …
给下面文言文语段中的文字断句: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使人问之于丁氏丁氏 2020-06-22 …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译文?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译文?3“穿井得人”告诉我们1. 2020-06-22 …
这有几个文言句子,1>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 2020-06-28 …
文言文句式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是什么句式)斯用兵之效也(同上)赵尝五战于秦()有如此之势,而为 2020-07-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