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其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其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致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大学章句》
材料二 “心之本体,原是个天理,原无非理;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传习录》
请回答:
(1)材料一主要体现了朱熹的哪一观点?根据材料信息,对此作简要解释。
(2)在朱熹看来,认识事物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王阳明怎样的观点?与朱熹相比,心学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下列句子中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①譬如为山,未成一篑②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③高低冥迷,不知西东④某所, 2020-05-13 …
翻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2020-05-20 …
阅读课文《与妻书》第三自然段,回答下列各题。1.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1)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 2020-06-20 …
一个微观判断题,垄断厂商的价格总是比竞争条件下的价格高,而产出少这句话错在哪里?在书上看到的概念不 2020-07-01 …
解释下列句子。(1)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译:(2)独善其身。译:(3)遍地腥云,满街狼犬 2020-07-07 …
理解下列几个句子的深刻含义。①“零丁孤苦,未尝一日想离也。”②“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 2020-07-10 …
与使吾先死也,吾宁汝先吾而死翻译 2020-07-10 …
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①小知不及大知②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③高低冥迷,不知西东④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 2020-11-20 …
文言文阅读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 2020-12-07 …
3.翻译下列句子。(1)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