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③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理解和

题目详情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③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理解和举例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怀疑与学问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自去视察.做学问也是一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要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许多大学问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1、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或“学者先要会疑”:或“学则需疑”)
2、引出中心论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作为论据论证中心论点
3、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具体鲜明地论证了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一分论点,从而论证中心论点
看在辛辛苦苦打字这么多字的份上,把分给我吧.
看了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③传说...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6名女中学生因参加学校文艺演出,到商城选购化妆品。柜台负责人付某怀疑学生偷拿化妆品,不顾学生的再三  2020-05-17 …

学贵质疑学贵质疑我们说有成就的人有“学问”既然是“学问”那么就要既“学”且“问”.“问”从何来?从  2020-07-06 …

急求一份疑人勿用用人勿疑的辩论材料  2020-07-06 …

认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是坚持认识论中的,坚持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是坚持。A.辩证法唯  2020-11-02 …

求辩论中的精辟语言在辩论:挫折有利(不利)于我们的成长中,我为反方,怎样巧用诗句,如:两所大学辩论医  2020-11-15 …

关于辩证法整体与部分的几个疑难问题我学习马克思哲学辩证法遇到了两个问题,是关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望大  2020-11-15 …

求问生科同学遗传进化过程中,基因长度,染色体数目是如何在遗传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最好附有比较权威的参考  2020-11-21 …

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是?“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对这两句  2020-11-29 …

重视国学是好事,但国学的传承需要()①坚持发展的观点,从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归纳出国学精神②坚持辩证否定  2020-12-10 …

重视国学是好事,但国学的传承需要()①坚持发展的观点,从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归归纳出国学精神②坚持辩证否  2020-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