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19分)儒者可与守成论苏轼圣人之于天下也,无意于取也。譬之江海,百谷赴焉;譬之麟凤,鸟兽箤焉。虽欲辞之,岂可得哉?禹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19分)
儒者可与守成论
苏轼
圣人之于天下也,无意于取也。譬之江海,百谷赴焉;譬之麟凤,鸟兽箤焉。虽欲辞之,岂可得哉?禹治洪水,排万世之患,使沟壑之地,疏为桑麻,鱼鳖之民,化为衣冠。契①为司徒,而五教行,弃②为后稷,而蒸民粒,世济其德。至于汤武拯涂炭之民,而置之于仁寿之域,故天下相率而朝之。此三圣人者,盖推之而不可去,逃之而不能免者也。于是益修其政,明其教,因其民不易其俗。以是得之,以是守之,传数十世,而民不叛。岂有二道哉?
周室既衰,诸侯并起力征争夺者,天下皆是也。德既无以相过,则智胜而已矣;智既无以相倾,則力夺而已矣。至秦之乱,则天下荡然,无复知有仁义矣。汉高帝以三尺剑,起布衣,五年而并天下。虽稍辅以仁义,然所用之人,常先于智勇,所行之策,常主于权谋。是以战必胜,攻必取。天下既平,思所以享其成功,而安于无事,以为子孙无穷之计,而武夫谈臣,举非其人,莫与为者。故陆贾讯之曰:“陛下以马上得之,岂可以马上治之!”叔孙通亦曰:“儒者难以进取,可与守成。”于是酌古今之宜与礼乐之中,取其简而易知,近而易行者,以为朝觐会同冠昏丧祭 一代之法。虽足以传数百年,上下相安,然终不若三代圣人取守一道源深而流长也。
夫武夫谋臣,譬之药石,可以伐病,而不可以养生。儒者譬之五谷,可以养生,而不可以伐病。宋襄公争诸侯,不禽二毛,不鼓不成列,以败于泓,身夷而国蹙。此以五谷伐病者也。秦始皇焚诗书,杀豪杰,东城临池,北筑辽水,民不得休息,传之二世,宗庙芜灭。此以药石养生者也。善夫,贾生之论曰:“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夫世俗不察直以攻守为二道故具论三以来所以取守之术使知文武禹汤之威德亦儒者之极功而陆贾叔孙通之流盖儒术之粗也。(《东坡文集卷四十》)
洪王茶
断虹远饮横江水,万山紫翠斜阳里。系马短亭西,丹楓明酒旗。
浮生常客路,事逐孤鸿去。 又是月黄昏,寒灯人闭门。
23.古典诗歌在景物描写时常“以画入诗”,简析词的上阕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简析词的下阕所表达的思想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分 析:
首先,从方位看,这首词由远及近的进行景物描写;其次,这首词在色彩的选择上,词人分别选取了彩虹、紫中带翠的山岭、青旗(酒旗色青,亦称青旆)、红枫等意象。评分标准:共3分。写出一点2分,写出两点满分。每点都要结合内容解析。
考点:
鉴赏表达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4.
分 析:
这道题考查诗歌中蕴含的诗人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解答此题时注意上阕的景物描写特点,并结合诗人的写作目的来组织答案。评分标准:共4分。第1条中两个情感各占1分。第2、3条的分析,意思对即得分。
考点:
分析概括作者在诗中的思想感情。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英语翻译始吾读孟轲书,然後知孔子之道尊,圣人之道易行,王易王,霸易霸.以为孔子之徒没,尊圣人者,孟 2020-07-04 …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用人不得用斜线(/)给下 2020-07-3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19分)儒者可与守成论苏轼圣人之于天下也,无意于取也。譬之江海,百 2020-11-03 …
“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 2020-11-15 …
顾炎武说:“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 2020-12-17 …
求《焚书》中古文解释.以身为市者,自当有为市之货,固不得以圣人而为市井病;身为圣人者,自当有圣人之货 2020-12-29 …
图中为《最后的晚餐》,故事取材于《圣经》,但画中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光,所有人物 2021-01-12 …
《最后的晚餐》,故事取材于《圣经》,但画中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光,所有人物的姿态 2021-01-12 …
下图为《最后的晚餐》,故事取材于《圣经》,但画中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光,所有人物 2021-01-12 …
下图为《最后的晚餐》,故事取材于《圣经》,但画中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光,所有人物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