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①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②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作标准,就都需要提炼。③但是,这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①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②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作标准,就都需要提炼。③但是,这提炼的功夫,又并不全在下笔时的字斟句酌。④像上列几个例子,我相信作者在写出的时候并没有大费什么苦思苦索的功夫。⑤只要来自生活,发诸其情,做到繁简适当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⑥顾炎武引刘器之的话说:“文章岂有繁简耶?昔人之说,谓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若不出于自然,而有意于繁简,则失之矣。”

1.给上面的文段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2.上面文段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

A.表明刘勰提出的“标准”。

B.只有提炼才符合“标准”。

C.提炼要来自生活,发诸其情。

D.繁简恰当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

3.“但是”所带领的内容是由“________”至“________”。

4.对“这提炼的功夫,又并不全在下笔时的字斟句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不提倡“下笔时不字斟句酌”。

B.“提炼”指的是对生活的深刻体验。

C.“提炼”指的是对生活的真实再现。

D.“提炼”指的是将生活本身艺术化。

5.上面文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D   2.C   3.“这提炼的功夫……苦思苦索的功夫”   4.B   5.引证法
看了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①刘勰...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非谓语的被动和主动!老师说看这个非谓语的宾语,如果主句的主语是这个非谓语的宾语就用过去分词,我觉得  2020-05-20 …

j紧急物理问题先拿好一个高的瓶子(里面装满了水)然后拿一个空瓶,用一个可以弯曲的水管(里面也是装满  2020-06-03 …

《骆驼祥子》阅读题目拿冬与夏相比,祥子总以为冬天更可怕.他没想到过夏天这么难受.在城里过了不止一夏  2020-06-15 …

某人参加一档综艺节目,需依次闯关回答8道题,若回答正确,就获得一定的“家庭梦想基金”且可选择拿着“  2020-06-23 …

古时候,有个叫高升的人拿着竹竿进城门,横着不能进,竖着也不能进,但他妈妈交代不可将竹竿弄断,高升在  2020-07-05 …

有一种“自生能”手机,只要将手机竖直拿着上下摇动一次,可获得电能0.4J.若每1秒摇一次,每摇一分钟  2020-11-03 …

概率问题:拿到A中奖卡的概率?现有A卡150万张,B卡100万张,C卡50万张.请问:每次拿一长卡片  2020-11-0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贝多芬对拿破仑仰慕不已,把他当成建立伟大共和国的英雄人物.并为他谱写了  2020-12-2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贝多芬对拿破仑仰慕不已,把他当成建立伟大共和国的英雄人物,并为他谱写  2020-12-22 …

一个概率问题.你一开始有$1,你可以选择继续答题,或者放弃,如果放弃就拿走$1,如果继续你获胜的概论  2020-12-23 …